【精品試用】純導航的中堅之作TOMTOM VIA 125

記者:文/Miao Wu、lulu整理 2011-12-13

很久沒有動作的TOMTOM在最近引進了一系列的導航新品,其中的VIA 125在軟硬體的設計方面,都有明顯超越以往的表現,加上定價合宜,是車用導航機市場中很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對於已經熟悉TOMTOM產品特性的消費者來說,新機比較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一體成型的車架、自動翻轉螢幕與全新改版的操作介面,而一般消費者也會被全新導入更高效能的中央處理器所驚豔,原本就已領先業界的路徑規劃速度因此變得更快,加上語音聲控、藍牙免持、快速輸入與獨家的MapShare功能,都使TOMTOM VIA 125成為同價位中,擁有相當高C/P值的一款導航機。

5

TOMTOM是來自歐洲的導航領導品牌,與市面上其他競爭對手不同的是,它們一直都是將研發重心放在改良人性化的操作介面與強化導航核心機能上,對於結合影音播放、行車錄影、旅遊景點介紹等附屬功能幾乎不曾著墨,雖然可能因此造成時下部份追求「多合一」的3C狂熱者嫌棄功能陽春,但從術業有專攻的角度上來看,「純導航功能」的這一塊市場上,TOMTOM卻又展現出其他品牌難以超越的優勢。

3
TOMTOM VIA 125其實是VIA系列中功能比較齊全的機種,是5吋螢幕內建4GB記憶體,與另一款VIA 125主要在於螢幕尺寸、內建記憶體大小、記憶卡擴充槽、TMC天線、聲控和藍牙免持功能,兩者之間價差兩千元,就看消費者本身覺得本身需求值不值得多花這兩千元。原本我們預計借測的機種為VIA 100,理由是以定價3,990元的功能性,卻擁有萬元等級導航機的硬體規格,應該是蠻值得一試的產品,可惜臨時被告知暫時缺貨,只能換成這次的主角VIA 125。然而經過一段期間的試用後卻發現,其實原以為只是花俏功能的藍牙、聲控及TMC,其實倒真的增加不少開車時的便利性,也算是蠻值得向開車族們推薦。


5
▲這套車架吸力其實不如常見的按壓式,不過玻璃擦乾淨點還是牢固得很,而且用在動輒破萬的高貴隔熱紙上,經常拆裝也毋需擔心造成破壞。

TOMTOM的車架一直都以輕薄短小聞名,而且似乎越新的機種越難感覺它的存在,VIA 125吸盤透過和尚頭與本體接合的設計,要帶走不需拆卸車架而只需把吸盤壓平就能貼在機體背面,平整的設計很好收藏是它的優點,但反而讓螢幕距離使用者更遠則是相對的缺點。

配合可360度固定的車架,因而有了自動翻轉螢幕的設計,不管是習慣固定在前檔玻璃或是吸在中控台的平面上,畫面都永遠是正的,相當方便。至於升級新版操作介面後的VIA 125,圖示與操作邏輯都有了改變,少用的設定功能已經刪除或整合,常用的功能則拉到功能表首頁,甚至為它在導航畫面建立捷徑,不過還是維持在「直覺性」與「大圖示」兩大設計主軸,即使不曾接觸過TOMTOM的人,把玩一陣子也能掌握到要訣,光看照片應該也已經看出七、八成的功能了。


5
▲下方的狀態列也是操作捷徑之一,包括音量控制與2D/3D切換等常用功能,都能在此直接操作。

至於導航畫面基本架構改變不大,下方三區狀態列各顯示道路速限/車速/目前時間、車行方向指示、預估抵達時間/剩餘距離,點選後則成為2D/3D顯示、音量控制、路徑摘要等的操作捷徑,其中在路徑摘要中,還額外提供了交通路況、路徑附近的加油站和測速照相機地點,而變更路徑也可以從這裡直接操作。

3
新版的軟體增加了規劃路徑時的彈性,若不滿意規劃出來的路徑,可試試選擇其他「替代路徑」;遇到前方鋪柏油封路,就用「迂迴距離」選擇避開接下來的距離;而若提前知道某條路不好走,還可用「避免路段」直接閃掉;而它的「設經由地」 功能,更是業務快遞的最愛,不過最多只可設定4個經由地。
3
3
檢視規劃出來的路徑是否合乎常理的功能設計,是許多導航機一直忽略的地方,往往必須連進好幾層選單才看得到,特別是全地圖瀏覽的功能,更不一定可輕易平移檢視;TOMTOM這方面一直都做得不錯,VIA 125除先前提到可由右下方的狀態列直接進入「路徑摘要」快速瀏覽,再按下「詳細資訊」就可看到所路經的道路名稱,或由「目的地附近」的格放地圖事先檢查是不是設錯位置,而「地圖瀏覽」則可提供全地圖縮放平移功能,盡可能避免錯誤引導的可能性,從導航畫面進入後,只按兩下就看得到這個功能。


5
▲超過百種聲控語音命令不需要真的熟背,即使差個一兩個字,發音不太標準,TOMTOM通常還是聽得懂。

新機將聲控命令再升級,居然有超過100種的命令可以使用,而且一種功能可以用不同說法講給機器來辨識還聽得懂,譬如除了「增加亮度」,講「亮一點」或「再亮」都聽得懂,「大聲點」或「調高音量」都可以,「打電話回家」和「Call回家」是同樣意思,這種Fuzz設計大為提昇聲控的實用性,使用者也不需非得帶著小抄死背命令表才請得動TOMTOM。雖然VIA 125的螢幕具有自動調整亮度的功能,但在自己的使用經驗中,導航過程中調整螢幕亮度或音量還是常用的事,特別是個人習慣把機器吸在前檔上,一邊開著手排車還要用一隻手操作,確實有點危險,尤其它還支援導航至「我的最愛」與打電話的功能,平心而論,VIA 125的聲控功能,除了少數幾個Bug(如「我的最愛」翻頁後就失去作用),比預期的要好用許多。

3
能依照不同時段規劃不同路徑的IQ Routes是獨家功能,至於TMC路況功能的實用性,個人則持保留態度了,首先是各地收訊狀況大不同,主要都會區開機幾秒內就收到,偏遠郊區可能一整天都還在搜尋,即使消息來源直接來自警廣,預估延遲時間準確度常有偏離事實,譬如雪隧傍晚逢週休必塞,但延遲時間居然顯示「7分鐘」,有實際塞過的人都知道起碼10倍以上起跳,若單為此放棄VIA 100而直上125似乎就有點不值了。


5
▲新版機種已不再使用「Tomtom Home」,而改採「MyTomtom」直接以瀏覽器作為更新或上傳的平台。

VIA 125的規劃速度,規劃富貴角至鵝鑾鼻燈塔耗時13秒,算是所借測過全系列TOMTOM家族最快的一款,偏離路徑的重新規劃速度更是一絕,而且不會把寶貴的硬體資源浪費在發出「偏離導航」、「重新規劃中」這類多餘的話當中,但可惜的是,這款機型在高樓聳立的市區,衛星收訊能力似乎沒有TOMTOM舊款機型來得好,偶有誤判漂移的情形發生,搜尋某些景點時也常導致當機,這是全機最感不滿的地方。

整體而言,以這樣的價格能購買到這樣的性能與功能,VIA 125已經算是檯面上導航機的優選,特別是硬體規格能夠反應在實際的導航性能上,而堅持專注純導航機的作法,相信也能在「多合一」的市場潮流中,成功區隔出追求人性化導航的消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