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L特輯】AOL年度試駕瘋云

2006回顧特輯(匪夷所思)篇

記者:文/JS、整理/Ero 2007-02-21

每年都會有許多新車在未來這個年度中相繼上市,情況大致上就跟過去一樣,總有幾部讓人充滿期待的車輛與一些看似新鮮,實際上卻有點讓人意興闌珊的車款夾雜在一起,這樣感覺起來似乎有些無趣,不過也沒那麼消極啦,起碼這些車豐富了整年度平面汽車刊物的版面,滿足了許多媒體記者編輯大顯身手的試車大夢,當然也造就了更多不錯的文章。

5

2003年時,本刊曾企劃過一篇瘋云錄,內容主角完全是過去為各位所介紹的車款,主要是以不同於平常的思考模式切入,把我們在試駕過程中所發現到的特有現象提出來與讀者們分享;而2006年,本刊試駕車款涵蓋全新車或大改款或小改,其中當然也會出現與原先預估有些出入的情形,於是我們一樣再度透過「匪夷所思」與「跌破眼鏡」的類型來介紹…

M-Benz R350
理由:運動跑旅這詞是誰取的?
指數:★★★☆☆
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雜誌
20063月號


M-Benz的R Calss,是款打破過去休旅車造型、功能設計的全新級距,因為過去這幾年間,市場上出現了許多設計頗具風格,造型十分獨特,設計理念又非常特別的休旅車,不過這些休旅車大致上還是在現有的類別間做變化,少有像R Class這麼勇敢的產品。

R Class車身比較長,而且肉眼即看得出這是不想被規範在現有車型格局內所以才做出這樣的造型,或者是考量到集團之間各自產品也該要有融合的特色,總之車頭看起來清楚明瞭就是賓士沒錯,不過繞個彎道車尾一瞧,一時間也很難說出這個特色算是哪個品牌所有?若以詭異來說,R Class贏了,甚至還贏到一個車型的定位點,因為這款車被原廠定位在「運動跑旅」!

R Class具有四輪驅動特色,卻完全沒有越野能力;看起來走的是休旅路線,底盤不因有了四驅而拉高,所以R Calss造型與容易和性能產生聯想的「威猛」一點關係都沒有,相對是在內裝設計上又帶給人不同於以往休旅車的全新感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從過去到現在,任何車廠只要推出與性能或運動有關的車種,消費者絕對可以從外型就感受到車廠對這部車所投注的用心與期望,當然R Calss也可以感受出這份強烈意圖,不過再怎麼上路好好試駕個痛快,也未必會有強烈「運動化」或「跑車化」的感受,妙的是R Calss卻未呈現出大家印象中屬於「傳統賓士」的那份老成,設計、配色等思惟有些深度,一看就知道屬於是多金家庭的新寵,內裝許多轉角與設計甚至用料,也很輕易地就能嗅出很多錢的味道,但R Calss絕對是走比較現代化的休閒路線,而且是得搭配一些看起來較高檔、也需要花很多錢才玩得起的休閒活動,甚至是運動領域已經進化到了意識形態境界。

駕著R Calss到山路上是開不出什麼狠勁,因為搖晃感可能造成車內乘客內臟的翻騰,所以運動跑旅的運動不在本身運動表現上,而是可以載家人到外面去運動的休旅車…。

2
▲2
.596



TOYOTA Camry
理由:愈高速方向盤遊隙愈明顯?
指數:★★★★☆
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雜誌
20067月號


TOYOTA推出新一代Camry當時,帶給國人驚艷程度非常之高,所見之處也展現出高級房車應該具備的優質設計與質感,論外型,Camry所展現的設計特質絕,要殺入國人荷包使其乖乖掏出錢來下訂猶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擁有後對車主自信心的培養也會有很大成果,這就是品牌對消費者所造成的附加影響。但是很多人也都知道,LEXUS ES車系與Camry之間的關連,以我們的經驗來說,兩者僅差別在廠徽Logo與部份配備以其內裝設計等差異,但價差卻有百萬之譜,即使兩者頂級差異亦是如此,甚至國產Camry 3.5頂級車上配備還勝過ES 350,尊榮等級略有超越,想必又是車廠刻意操弄的銷售策略,促使那些很想買但又買不起LEXUS的消費者投向TOYOTA懷抱,橫豎都是賺!!

不過這僅是其次,識貨的一定能從試駕過程得到許多視覺外的體驗,兩個品牌之間還是有等級上的差異,要用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來說也可以,總而言之就是進口貨還是有其可取之處,起碼基本體質絕對經得起考驗。

再來說到國產Camry吧,這款造型新穎亮麗,而且十分尊貴高雅的國產車,從目前處境看來可稱得上是國產房車陣線的旗艦了,扮相優、配備多,連計程車都有人想著搭,這也算是消費心態之一啦,不過這部車如今等級往上跳,取消3.0直接跳到3.5,有錢的就買3.5,預算不夠的請買2.0,兩者也許外觀看來相當,實際開起來卻很不一樣,3.5引擎大、重量夠,壓得住車頭在高速下的漂浮感,2.0卻可以在高速行進下、允許左右輕微晃動方向盤而車身仍保持直線行進,這樣到底是好還是壞?可能各界說法不一,但是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從未試駕過方向盤遊隙如此大的車;遊隙大在低速不易察覺出來,而且就算有也不至於出現疑慮,倒是在高速萬一有突發狀況,就有可能造成轉向上的判斷出入。匪夷所思的是2.0與3.5轉向機構應該共用,怎會有兩種呈現模式?

2
▲2
.594



TOYOTA Prius Hybrid
理由:科技、環保一回事,養車又一回事
指數:★★★☆☆
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雜誌
20064月號


常收看新聞的人應該明顯感覺到從時間進入二月份之後,在各大媒體上出現「全球暖化」的新聞大為增加,地球人對這個環境所造成的現象及問題,最後終究是地球人要自己去面對、去解決,同樣地,當地球逐漸暖化當中,能源也逐日趨於存量邊緣,更諷刺的是全球許多車廠仍繼續在生產耗油又不環保的大排氣量耗油怪獸,雖然全球汽車對原油消耗遠不及工業消耗來得大,卻是我們最容易發覺到的「積少成多」問題現象,因為有這樣誘因,使我們有機會見到科技的成果∼油電混合動力。

不管您對Hybrid系統了解多少,它都是一個目前存在於你我身邊的新科技(就汽車而言),Hybrid主要是將汽油引擎與充電電池結合在一起的動力裝置,電池本身所輸出的功率要足以推動一部一噸半以上的車輛,並且要能在長時間急速充電、放電環境下使用,因此成本必然不低,然而節省能源總不可能靠幾部這樣的車就能呼風喚雨,成本還是要量化才能降低。

那麼您對於減少油耗與廢氣排放能盡到多大力量?是用兩倍以上價錢買到一部車,再背負幾年後一定會遇到的重大零件更換的開銷?一輛Prius Hybrid售價118萬,油耗表現可達每公升行駛35.5公里,要省油不必向柴油看齊;除了車價高,行李箱底下那顆電池也是消耗品,車廠推估Hybrid保用個八年應該不成問題(我們就預估十萬公里才須更換),但是一精要更換,少說也是得達八萬費用。您可以想想,一部車用了五年,甚至到了十萬公里時在原廠進行大保養時,所需要耗費的費用將近要兩萬,而Hybrid除了這些之外,還得加上一筆電池更換費用,十萬公里的大保養要花上十萬,想想付諸於環保與熱愛地球的行動,還真的要花費不少錢啊!

2
▲2
.596



Astra、Focus、Golf柴油掀背集評
理由:高估或錯估Astra?
指數:★★★★☆
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雜誌
20071月號


昔日操控迷們所熱衷追求的極致性能,無不反應在幾款膾炙人口的掀背鋼炮上,這些不以大排氣量譁眾取寵的掀背小車,特色著重在於引擎動力調校的精緻度,並以絕佳的車重配置加上優異的操控向世人炫耀著。但是目前最受人矚目的歐系車,已非過去一昧講究動力數據的鋼炮車款,而是車尾標示有「D」的車型才是當下市場新興寵兒!所以不管是CDTI、TDI或TDCi,甚至幾款義大利柴油掀背,也都是當前市場上比較受到注意的車種。

在歐系掀背車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就是VW Golf了,長期以來未從國內市場上中斷過,必然建立了較有優勢的市場地位,比導入國內市場也不過只有數年時間的Focus來得吃香,當然就更別說與首次採用掀背為基礎車款的OPEL Astra了。

通常我們進行評比前一定先後接觸到這幾輛車,所以很自然會以最早接觸到的那輛車為一個參考點,在以此參考來與其他對手做比較,因為Golf過去幾代車系完整,我們皆有試駕經驗,同時市場地位穩固,所以很容易成為參考基準。

Astra CDTI與GTC感覺就像是完全不同世界的車一樣,柴油版的實用與親和力很難與性能版的GTC做聯想!尤其同以Golf為對手的操控較量下,表現更是讓人訝異。由於GTC車款在懸吊調校方面比CDTI硬很多,加上輪胎等級也不同,高速動態下的操控顯得有點神經質,一路幾乎被Golf修理得很慘,當然要比造型炫一定沒問題,但操控上就不如Golf GTI來得沈穩洗鍊。不過在Astra CDTI上的表現卻恰好反過來,底盤調校與懸吊阻尼配置似乎讓整體表現比Golf TDI還要高竿,至於Focus TDCi雖有手排,底盤的均衡度還高不過Astra,與原先私底下Golf>Focus>Astra的排名順序有很大出入,最後一名反而躍到第一的位置。

2
▲2
.595



VW Golf GT
理由:操控足以幹掉大哥R32
指數:★★★★☆
刊載於:汽車線上情報雜誌
200612月號


VW Golf家族最近的一款新作就是去年底所試駕的Golf GT,其實就Golf車系來說,各方面表現已經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部份,而且這部車不管在第幾代,幾乎可說是一部指標性車種,許多同級車款都會以此車做為最主要對手,Golf呈現的是不斷提升的國民車水準,不管從外型一直到內裝,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就是用料、組裝堪稱車界一絕,就算是入門車也有百萬以上的紮實度,而且買到Golf的人也絕大部份都會以紮實關門聲音、車內組裝為傲。

Golf車系中的老大就是赫赫有名的R32,由於在這個等級車體上塞入一顆大排氣量引擎算是相當少見的事,且不論這樣搭配到底為的是什麼,光聽到引擎排氣量與動力數據,相信就已經很有震撼力,別說R32還具備了四驅系統,以及性能化調校的底盤。

就算3.2引擎、四驅底盤又怎樣?R32由於配置上不太合乎掀背車應有的協調性,儘管在話題上已經達到目的,不過操控部份卻是一個很明顯的罩門,或許這麼重的車頭跑直線會非常棒,遇見彎道怎麼強也很難抵抗離心力作祟,過重的車頭造成很明顯的轉向不足,儘管四驅多少可彌補些車身配重的協調,不過我仍認為那對跑直線的幫助會比彎道來得大。

相對家族中輩分最小的Golf GT最有看頭,雖然說引擎排氣量只有1.4,搭載兩顆增壓器之後,性能表現因此改觀。Golf GT的特色是在兩顆增壓器被安排一前一後啟動,彼此銜接動力將性能發揮到最高點,而且動力輸出也非常可觀,想想170hp的馬力相當於MAZDA6 2.3的水準,扭力也是持續性高扭力的輸出,再加上車重比R32輕了兩百多公斤,輕盈的車身、優異的前後配重、傑出的動力性能,這麼多優勢因素,可預期的是彎道上Golf GT絕對有做掉家族老大R32。

2
▲2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