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TOYOTA Alphard 3.5 Executive Lounge

地表頭等艙

記者:圖、文/Dean Chou 版面構成/lulu 2015-04-16

第一眼看到Toyota Alphard,還以為自身在香港或者日本,誇張的大面積鍍鉻水箱護罩,是這次第三代車型最醒目之處。進入車內被它的豪華感給震住,豪華氛圍不太像Toyota,反而比較接近Lexus給人的印象,如果將Toyota的標誌換為Lexus,我相信大家都不會察覺有異。沒錯這就是初次見到Toyota Alphard帶給我的感覺。

4

Toyota Alphard對於台灣人來說稍嫌陌生,但這類大型豪華廂型車,在日本非常受歡迎,足以稱為主力車種。2002年第一代車型誕生,高聳的車身高度配上大尺碼車身,造就出舒適、寬敞乘坐空間,備受許多企業主或者金字塔頂端消費族群喜愛;當時並未推出左駕車款,所以台灣無緣引進。直到2008年第二代車型上市,Toyota考量到市場需求,右駕、左駕同時推出,台灣於2010年導入第二代Alphard車型,並在2012年經過一次小改款。


車身尺寸小幅提升

4
▲大面積鍍鉻水箱護罩,美醜見仁見智,燈具這次導入LED頭燈。

來到第三代車型的Alphard,外觀可是有驚人的大幅變動,改變後的美醜見仁見智,最明顯是車頭斯文水箱護罩被大面積鍍鉻取代,有幾分粗獷美式貨卡的感覺。頭燈刻意向兩側延伸,彌補水箱護罩帶來的溫吞;頭燈燈具內採全LED光源,遠、近燈、方向燈、日行燈、轉向輔助燈都是LED;


▲尾燈造型特殊,還特意與車門滑軌結合,極具巧思。
LED帶來的優勢已被廣泛運用在Toyota車系上,像是近期發表的Camry Hybrid也有相同配備。
Alphard車身線條不吃流線跑車那套,標準休旅車造型才是王道,這代車身尺寸放大不少,車身長寬高分別來到4915mm、1850mm、1895mm,比起前一代長45mm、寬20mm、高10mm,軸距甚至加長到3000mm。說了那麼多數字,就是要告訴大家第三代Alphard有著更寬敞的車室空間。

▲地表的行動頭等艙形容Alphard再適合不過。
車身尺寸放大後,為了安全起見將車側車窗玻璃縮小,以設計理念來看,玻璃與車身比例最好是一比二,車輛受到撞擊時,駕駛、乘客可以受到車身鈑件保護。車尾為了與車頭相輝映,同樣有大面積鍍鉻飾板,只是沒有車頭誇張,線條部分收斂很多,帶有日式風格氣息。

▲碩大的車身尺寸就算配上18吋規格鋁圈還是感覺有點小。
第三代大改款Alphard是美是醜見仁見智,畢竟美醜本來就很主觀,但唯一我相信大家絕對會認同Alphard鋁圈尺寸太小,這麼大的車身配上18吋鋁圈,感覺就像中國古代的裹小腳,換上較大規格對視覺美感、操控樂趣會大大提升。


鎖定後座買家乘客

4

鎖定高階客群的Toyota Alphard,內裝配備可以感受到偏向後座買家乘客。


▲副駕駛座有腿部支撐,達到最符合人體工學坐姿。
後座第二排有如飛機頭等艙,獨立雙座位能自由調整坐姿,包含椅背角度(電動調整)、座椅前後(手動調整)以及腿部支撐(電動調整),乘坐者能輕鬆調到最舒適姿勢,幾乎可完全躺平。

▲後座有專屬的空調系統,具有恆溫功能,享受舒適乘坐環境。
另外,後座空間具冷、熱空調座椅、獨立後座空調系統、專屬可收折小桌子、車窗手動遮陽簾等,都是針對後座乘客舒適性所設計。

▲後座獨立影音系統,透過遙控器操作使用。
影音系統部分,有JBL高檔揚聲器,車頂下掀式螢幕,透過遙控器控制自己專屬視聽娛樂系統。

▲第二排座椅以達到幾乎全平面的乘坐姿勢。
當然Alphard不只有第二排座位,第三排非獨立座椅,能以防不時之需的乘載需求,當然豪華度不敵第二排座椅,不過舒適性比起其它競爭對手有高水準演出。

▲第三排座椅可向兩邊收折增加置物空間。
至於載物空間,受限於第三排座椅,容積並不寬裕,但是如果將第三排座椅向兩邊收折(座椅無法移除,只能收折),就能得到更大置物容積。

▲後尾門面積大,開啟時要確定周圍沒有障礙物。

▲為方便後座乘客上下車,前左椅背與車門上都有加裝把手。
介紹完後座空間後,再轉往前面看看駕駛者介面。第三代Alphard中控台造型全新設計,利用高檔木紋飾板及豪華皮革,構出奢華內裝氛圍,Toyota依舊保有打造頂級車款的實力。

▲觸控式螢幕包含導航、藍芽音樂、電話等功能。
中控台上8吋觸控螢幕,支援衛星導航、藍芽電話、USB音源輸入,可透過螢幕觸控或者下方電容觸控式按鍵操作。

▲旋鈕結合電容式的觸控按鍵,提升質感也增加方便性。
音響、冷氣鋼琴烤漆介面,達到車廠想要給消費者的高質感視覺饗宴,但唯一缺點是很容易留下指紋。駕駛者前方雙圓立體式自發光儀表板,中間有4.2吋大型TFT多功能資訊顯示幕,中文化大幅提升辨識度,從中能得知車輛狀態、瞬間油耗、影音訊息、空調系統、車窗啟閉等資訊。

▲中央鞍座有多功能置物空間,日本版本有手機無線充電配備。


單一3.5L車型 動力反應輕快

4
▲在這代取消2.4L動力規格,單一規格2GR-FE 3.5L V6引擎。

前一代Toyota Alphard動力部分有2.4L與3.5L兩種選擇,在這代取消2.4L動力規格,單一規格2GR-FE 3.5 V6引擎。第三代Toyota Alphard的動力配置與Previa及前一代Alphard完全相同,2GR-FE 3.5 V6 Dual VVT-I引擎,動力輸出為280ps/6200rpm最大馬力和35.1kg-m/4,700rpm最大扭力,變速箱也是同樣的Super ECT Gate Type 六速手自排變速箱。不免讓人擔心與Previa相同引擎拖動這龐然大物,會不會出現力不從心無奈感,在我踩下油門順間,心理大石頭跟著落下。


▲重達兩噸的車身,跑氣來不疾不徐,加速力道出乎意料。
市區起步加速極為流暢,沒有任何重拖感受,駕駛油門隨踩,動力隨之而來,六速手自排換檔平順,呈現出類似無段變速箱加速錯覺;油門只要踩深,盡然能有輕微加速貼背感,我想這應該是大排氣量的優勢。在我還沒盡情享受Alphard加速感受,發現急速驟降的油表使我停止大腳油門,大排氣量雖有優勢,但唯一缺點是吃油有如喝水。平均油耗9.5km/l的Alphard,拿來跟一般小型車比讓人傷心,但是如果對手換成進口大型房車,Toyota Alphard斯毫不遜色。

▲第三代Alphard有很大突破,將後軸拖曳臂改為雙A臂懸吊。
大型豪華休旅車講求的就是舒適,第三代Alphard有很大突破,將後軸拖曳臂改為雙A臂懸吊,並在有限的配置空間內,達到車內空間極大化,不失去後軸附近的置物表現。雙A臂的懸吊結構在一般轎車上能創造出優異操控表現,但是在Alphard主要是提升乘坐舒適性,實際體驗確實Alphard給人高質感表現,懸吊能有效吸收所有路面不平震動,車內得到平穩行車路感。不過因阻尼強度不夠,如果行駛到多重彈跳路面,車身明顯晃動較大,稍稍降低乘坐品質。


價格是成敗輸贏關鍵

4
▲目前正確售價尚未公布,相信售價會是成敗關鍵。

Toyota Alphard第二代車型導入台灣後,成為和泰車系中最頂級休旅車車款,從2010年開始,都有穩定的200台左右銷售成績,畢竟這類豪華休旅車鎖定的客群,就是廣大市場中少數的企業主以及高收入家庭,穩定的成長與銷售可稱成功。台灣這類車型較少,較能真正找到同等級對手,硬要擠出應該就只有VW Multivan以及Toyota Sienna(和泰並未引進,只有貿易商代理),但兩者在豪華舒適性沒有Alphard厲害,Alphard在台灣真的沒有直接相近對手。


▲鎖定企業主與高收入家庭的Alphard,品牌攸關成敗關鍵。
其實Toyota在製造生產豪華車仍有它的實力與功力,Toyota Alphard就是最好證明,利用高科技配備、豪華內裝用料等可比擬歐系進口品牌,Alphard在台灣絕對是一輛出色的豪華大型休旅。唯一較擔心的是驚人售價,上一代Alphard 3.5L台灣定價239.5萬元,第三代在日本售價折合台幣246萬元左右,所以相信進來台灣可能會逼近三百萬元。要消費者花近三百萬元買一輛掛有Toyota標誌的休旅車,以台灣大部份消費者心態應該都不太能接受,所以Alphard最大致命傷就是品牌與價格。如果將車身、車內Toyota的標誌換上Lexus,以台灣消費者品牌形象大過車輛本質的特殊消費特性,Alphard勢必會提高更多的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