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Chevrolet Corvette Z06

超強美式精神

記者:圖、文/Dean Chou 版面構成/lulu 2018-03-28

取材協力:/Flowing Ocean 孚海國際
因為台灣市場的關係,對於美國車感到有些陌生,一直停留在美國車只適合高速巡航的年代。其實美國車也不斷因應潮流改變以往對於它的刻板印象,像是這次介紹的這台Chevrolet Corvette Z06,在紐柏林北賽道賽到創下7 分 13 秒 9的優異成績,就知道美國車早已洗心革面力拼超級跑車,我們也很榮幸的與Flowing Ocean 孚海國際商界完成此次國內試駕單元。

4

來到第七個世代的Chevrolet Corvette Z06,跳脫以往大家對於美國車的刻板印象,融合多種元素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樣貌。而最強悍的美式肌肉車,所有造型都先考量到空氣力學,要打破以往對於美國車只能跑直線的觀念,洗心革面要告訴大家美國車也是有駕馭樂趣。


4
▲選配Z07 Performance 套件包含全車進化版空力套件。

從外觀來看它非常有霸氣,長車頭短車尾加上誇張的空力套件,不只外觀好看也符合該有的下壓力,所有的種種都是因應性能所考量。外觀的設計也反映了所需的冷卻系統,像是前引擎蓋上方的開孔,可謂中冷氣帶來最佳熱交換氣流;前後葉子板的開孔也是考慮到高速時快速帶走不穩定氣流,搭配上車尾上方可調整尾翼,依照賽道要求調整適合的下壓力。

可調式半透明後尾翼依照需求調整不同下壓力。
▲可調式半透明後尾翼依照需求調整不同下壓力。
這輛可拆卸車頂的Chevrolet Corvette Z06,比起以前固定式車頂的Z06結構強度應了20%,重量上也沒有因為敞篷版需加強結構,車種幾乎與Z06 Coupe相同。為了裝載更寬的輪胎,前輪葉子板增加56mm,後葉子板增加80mm,向外延伸後帶來更寬更低的視覺感受。Z06車尾與一般版本造型相同,但為了要容納修改後的空氣套件與排氣套件,車尾整體被向後延生,車長比起一般車型長了76mm左右。

Flowing Ocean 孚海國際與台中經典車業引進的Corvette Z06有選配Z07 Performance 套件,套間包含全車進化版空力套件、可調式半透明後尾翼、Michelin Pilot Sport Cup 2 輪胎、Brembo 碳纖維陶瓷煞車系統。整體的性能指數比起一般車型提升很多,尤其在煞車上,Z07套件搭載前394mm x36mm與後388mm x33mm的碳陶瓷煞車碟盤,與一般碟盤相比重量輕了10公斤左右,前六後四的Brembo卡鉗,帶來最佳的煞車力道。
碳陶瓷煞車碟盤與一般碟盤相比重量輕了10公斤左右。
▲碳陶瓷煞車碟盤與一般碟盤相比重量輕了10公斤左右。


4
▲車內所有配置都以駕駛者導向為基礎,控制介面都偏向駕駛者方向。

坐進車內所有配置都以駕駛者導向為基礎,控制介面都偏向駕駛者方向,該有的配備一應具全,感覺起來非常科技化。

駕駛者前方有多功能螢幕儀表板,不同模式下對應不同風格。
▲駕駛者前方有多功能螢幕儀表板,不同模式下對應不同風格。
中央鞍座上有動態模式旋鈕,中間按鈕則為循跡系統。
▲中央鞍座上有動態模式旋鈕,中間按鈕則為循跡系統。
駕駛者前方有多功能螢幕儀表板,不同模式下對應不同風格,把駕駛所要的數據放大處理。音響面板為觸控式,基本的電台、USB、藍芽功能全部到位,使用上非常就手,只不過是美規車型,只對應英文顯示,英文程度較差的需要時間學習。
3
雙區恆溫空調按鍵清楚易懂,很有巧思的把乘客位置溫度設計在乘客出風口處,這是很少見的美式設計。
紅皮革雙前座賽車椅有著很好包覆性,看起來硬梆梆坐起來很舒服。
▲紅皮革雙前座賽車椅有著很好包覆性,看起來硬梆梆坐起來很舒服。
開門把手被一顆按鈕給取代。
▲開門把手被一顆按鈕給取代。
兩人座設定的跑車,雙前座椅帶來非常競技的氛圍,火紅皮革雙前座賽車椅有著很好包覆性,看起來硬梆梆坐起來很舒服,消費者也能另外選配碳纖維賽車椅等高端選項。
拆卸式頂棚帶來類似敞篷車的駕馭快感,拆卸後可放置於後行李廂專用位置。
▲拆卸式頂棚帶來類似敞篷車的駕馭快感,拆卸後可放置於後行李廂專用位置。
可拆卸式頂棚帶來類似敞篷車的駕馭快感,碳纖維材質重量輕,但還是建議兩個人一同操作避免憾事產生,拆卸後可放置於後行李廂專用位置,犧牲掉大部分行李擺放空間,如果兩人出遊建議還是不要拆卸車頂。


4
▲引擎搭載一顆全新LT-4 6.2升機械增壓V8引擎,最大馬力可發揮到650hp以及89.9kgm最大扭力。

來到此車的重頭戲,引擎搭載一顆全新LT-4 6.2升機械增壓V8引擎,最大馬力可發揮到650hp以及89.9kgm最大扭力。為了要平衡性能與燃燒效率,採用了三種先進科技,有缸內直噴技術、主動燃料管理以及汽缸休息,搭配上連續可變汽門正時系統,不僅馬力強悍也符合近代要求的節能。這些技術結合空氣力學外觀與重量輕高強度車身材質,造就它非常高的燃油效率。

機械增壓比起渦輪增壓有著更線性的加速表現,安裝在V8引擎中間,比起一般動力的LT-1引擎,LT-4引擎高了25mm,並提供超過37%馬力與40%扭力輸出表現。這顆有1.7升容積機械增壓,最高轉可達到2萬rpm,中心的皮帶盤刻意縮小直徑,有助於提高轉速能力,提前達到輸出功率,是壓榨出650hp最大馬力功臣。確保引擎能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最佳潤滑度,原廠使用上乾式油底殼外接機油幫浦,就算過完時的強大G力,機油的傳遞能百分百準確。

變速箱為代號8L90的八速自動系統,最終要求是提高性能與效率。
▲變速箱為代號8L90的八速自動系統,最終要求是提高性能與效率。
變速箱為代號8L90的八速自動系統,最終要求是提高性能與效率。特別調校過後的八速自排變速箱,檔位與檔位之間的落差小,使每次的換檔都能保持轉速在最佳位置,搭配上機械增壓維持最佳輸出時機。對於駕駛者而言,透過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與電腦的計算,樂趣以媲美其它品牌中的雙離合器變速箱,實際上8L90的變速箱電腦每秒可執行160次的邏輯運算,大腳油門的換檔速度比起對手快百分之八十秒的速度。另外,廣泛運用鋁和鎂材質打造,與自家六速變速箱重量相比輕了4000g,達成減輕重量就是王道的賽車理論。


第一次在台灣道路上試駕美式超級跑車,整體的駕馭感受與之前試駕過的大黃蜂Camaro、Challenger或者Mustang野馬有很大不同。原以為會有很強的笨重感,說奇怪他卻非常靈活,前輪轉向精準不拖泥帶水,後輪在強大輸出壓制下,油門多一點車尾就會跑得比車頭快,好在輪胎寬度夠不自於太神經質。前後懸吊都採用雙A臂結構,桶身採用第三代電磁控制阻尼,不同模式下軟硬度不同,當然其它像是油門反應、變速箱檔位以及排氣聲浪也都會跟著模式不同有所改變。

靜止加速到百公里只需要3.3秒,極速超過300km/h以上的性能。
▲靜止加速到百公里只需要3.3秒,極速超過300km/h以上的性能。
靜止加速到百公里只需要3.3秒,極速超過300km/h以上的性能,山路上具有強大駕馭樂趣,它的樂趣超過先前所說試駕過的美式車款,能跟它相提並論的應該就屬那些牛頭馬面或者M-Power、AMG等性能之作。
紐柏林北賽道成績 7分13秒9,台灣大鵬灣賽車場1分52秒09,以上都證明它的實力超過大家所想。
▲紐柏林北賽道成績 7分13秒9,台灣大鵬灣賽車場1分52秒09,以上都證明它的實力超過大家所想。
如果你認為我說的有點浮誇,拿出數據來看,紐柏林北賽道成績 7 分 13 秒 9,台灣大鵬灣賽車場1 分 52 秒 09,以上都證明它的實力超過大家所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