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到一代TT,筆者腦中總是會回想起休葛蘭在電影「非關男孩」中所開的那部。TT給人的標準印象似乎就像是那樣,外型時尚(甚至對女性來說還有些可愛?)、曲線流暢,最適合雅痞把車開到夜店旁邊,形成典型的都會夜景。但在二代問世,甚至出現性能版的TTS之後,這樣一成不變的場景也該換換了!
氣壩氣勢更霸 頭燈多加幾分一代TT身上眾多的圓弧曲線和平緩弧面,讓它顯得「柔美」,如果蓋住廠徽大家幾乎會誤以為是Beetles金龜車的跑車兄弟。二代TT線條角度銳利不少,不但看起來比較勇猛強悍,也更能凸顯長車頭、短車尾典型的跑車身材比例,光是看起來就很具有前撲的躍動感。 車頭的大面積單體水箱罩是家族特徵自然不會變動,但在左上角嵌上了TTS的銘牌以茲彰顯,車尾則從標準車型的左右雙出改為左右四出排氣尾管設計。還有一個絕對不可忽視的部分就是原廠標配輪胎為18吋,而這次試駕的車款則配上了更升級的19吋Continental ContiSportContact 3高性能跑胎與七幅雙勒式樣啞黑鋁圈,搭配試駕車鮮紅的車身更顯視覺張力對比十足。
戰鬥車艙?更重質感加強等級與戰鬥指數都比標準款高的TTS在車內也用上更高檔的材質,像是讓駕駛者與乘客小小陷入的多向電動座椅就是以Silk Nappa雙色調真皮材質所包覆,方向盤、中控台、排檔座等處也都以灰色真皮和鋁合金內裝飾板來鋪陳。三幅式平底賽車式多功能方向盤與真皮排檔頭上也不忘加入TTS的徽飾。
三千轉大爆發TTS這個「S」的名號,來自引擎蓋下這具2.0升TFSI渦輪引擎,不過平平是2.0 TFSI,TTS身上的卻是由4號渦輪1.2bar的高增壓值所加持,讓最大馬力輸出達到272hp/6000rpm、最大扭力35.7kgm/2500-5000rpm,馬力比3.2自然進氣款還要多約20匹。為了讓引擎承受繁重的運作負荷又必須保持輕量以免影響運動性能,內部的眾多組件都採用特別的鋁矽合金或其他高強度材質,中冷器也為鋁合金,並透過反向平衡軸抵銷引擎高轉速運作下所產生的震動。 實際在市區道路先繞了二圈,以60km/h、2000轉左右順順開,首先感到的是油門踏板不算輕,起步的反應也略有緩頓,但這不是車身重量的拖重,因為在ASF輕量的空間樑架車體結構之下,車重被控制在僅1415公斤重。所以在低轉速下扭力的輸出還是受到了一些影響。 當失望的時間還不到幾秒,油門漸進加深,隨著轉速的增加車速開始慢慢加快,進入環東高架快速道路後轉速到達三千轉之後情況立刻出現變化,一股充沛的扭力迅速升起,讓車速快速攀升,在幾百公尺的直線路段中就先拉到160km/小呸一下,再以100km/左右過彎行進。因應更大馬力,TTS用上了17吋碟盤的專用碟煞系統,不過煞車制動力的湧現出乎意料地自然而充裕,不會過於犀利,易於控制掌握。 S-Tronic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優異設定與運作是這種暢快性能表現的重要輔佐功臣,迅速而平順的檔位銜接讓動力隨著轉速的而上升時沒有出現任何頓挫,如果是純手排的話要好好控制這具引擎可得花上一番足下功夫。 排入S模式檔位油門持續漸進加深,轉速就迅速「通過」比較無力的低轉速域而直衝三千轉以上,蜂擁的扭力馬上把車速推到令你愉悅興奮的程度。當然,轟隆作響的悅耳引擎聲也是理由之一。
穩定紮實的操控感TTS並不只是把渦輪換大顆讓馬力加大而已,高剛性的ASF車架結構讓人坐在車內即使只是用平常速度行駛也會發現車身重心被固定在中央。在山道上用較快速度上殺彎呸直道時車身荷重的移動變化同樣輕微。為了讓車身有更均衡的配重,車頭的鈑件為較輕的鋁合金材質,後半部則為鋼材。 由於動力升一級,驅動系統不再是標準版的前驅,而是換上了AUDI自傲的Quattro四驅系統,左右輪扭力分配比例範圍可達到0%~100%,在大角度髮夾急彎中將方向盤打好角度入彎時,會感覺到抓地力強大的十九吋Continental ContiSportContact 3跑胎依然有充裕的抓地力,即使方向盤再多轉一些依然有自信車子不會超過極限。而在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駛時過於熱切而稍微多轉一點方向盤時,短瞬間會感受到轉向不足傾向,但ESP會立刻作動來消弭解決。 TTS標配AUDI的主動式電磁感應懸吊系統,按下按鈕後,原本就比標準版硬一些的避震阻尼會更硬一些,如果在平鋪直路上開這種硬挺的地面震動「回饋」可能會讓你不太舒服,但在激烈操駕之下就很好用,允許用更高的速度入彎,接著放開煞車迅速補油,車子又會向拉滿彈弓放開般彈出揚長而去。
結語先撇開截稿前所知道的340萬元預估售價不談,TTS在動力與操控表現都已與標準車型拉出一些距離,所以對於比較熱血的準TT買家來說就很好做取捨了。至於將運動、操駕性能放在第一位的人,可能還是得轉個頭看看PORSCHE Boxster或Caym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