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在新聞上可以看到一些因為轉向車與直行車發生碰撞,或大車轉彎時碰倒行人、機車騎士然後輾過去的交通意外事故。從統計上來看,在103年的台灣道路交通事故中,機車乘員牽涉的交通事故占總死亡人數超過六成、占總受傷人數更超過八成以上,而在由駕駛人因素所導致的汽機車交通事故中,「轉向不當」因素以13.06%居所有原因的第二位。而如果將幾個與路邊停靠相關的因素,如:開啟車門不當、起步時未注意旁(後)車、違規停車等加起來,則比例高達20.6%。
▲汽車A、C柱的遮蔽與後視鏡涵蓋範圍的限制都會造成視野上的盲點。這些數據顯示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汽機車駕駛人在駕車、騎車時很容易因為受到行車視野盲點的影響而導致發生事故。當大家在電視或影音網站上看到一堆行車記錄器拍下的這類意外事故影片時,在感嘆傷者或嘲諷責罵那些「三寶」之餘,其實更應該去深入思考行車視野盲點與安全的問題,免得下次當三寶的就是你自己。
行車視野盲點的危險有開車經驗的人都知道,開車時你的視野並非一片寬闊,車子的A柱、C柱都會遮擋住視線形成視覺盲區,後視鏡所映射的後方視野也有著視覺盲區。除了車子本身,在道路環境中也有許多障礙物會造成視覺盲點,例如路旁的變電箱可能就會擋住從路口走出的行人。
後視鏡種類與其盲區▲大貨車因車身大,視野死角更多更大。後方視野對於行車駕駛時的重要性不下於前方視野,所以車輛都裝有後視鏡來提供後方視野。以小客車來說,不管是車內前擋風玻璃中央上方那塊I類車內視鏡,或A柱上/附近的III類主視鏡,都是法規上強制要求必須配備。 ▲舊型大貨車僅強制安裝主視鏡與廣角視鏡兩類後視鏡。▲新型大貨車所裝\的前視鏡才能提供車頭正前方近距離的視野。▲車頭正前方的矮小物體(如小孩)從駕駛座位置看出是完全無法發現的。▲以為機車就在大貨車右後方,用後視鏡就可以看得到嗎?答案是...看不到!
先進駕駛輔助科技幫助掌握周遭環境▲由於後視鏡有著涵蓋範圍死角問題,透過雷達偵測車輛兩側後方車輛並警告駕駛者的視覺盲點警示系統也應運而生。隨著汽車科技日新月異不斷進步,降低駕駛視野盲點、提升行車安全的技術配備也越來越多,狹義來說,從大家最直覺想到的視覺盲點偵測警示,到夜視系統、轉向式頭燈、倒車顯影、車身360度環景顯示等系統都算在內。如果以廣義的解釋的話,則例如主動式定速巡航、自動緊急煞車、前方碰撞警示等先進駕駛輔助系統也都含括在內,透過各式各樣的感測器偵測影像或距離,並對車子周遭之動、靜態物體進行偵測、辨識或追蹤,代替人眼觀察四周並警告駕駛人或主動採取動作來避免/減少意外發生。 ▲以影像輔助的各種新安全科技降低了駕駛者的視野死角。▲夜視系統則是幫助駕駛在低光環境下有更好的辨識能力。
行車用路多注意才不會讓三寶魂上身▲各類先進安全駕駛輔助系統以偵測器代替駕駛者之眼,及早發現潛在危險。行車視野盲點對行車安全影響大,在這裡我們也提出幾個建議給大家參考,來減少死角,行車更安心。首先,很多人不太清楚車子左右側後視鏡到底要怎麼調整比較好,在這裡建議將可看到的範圍調到只能看到自己車身邊緣的角度。還有一種動態確認方式,就是行駛於二線道以上道上,自己車處於右方車道,左後方的車輛接近時,不移動頭部的情況下,如果車輛從左後視鏡逐漸消失時,應該要可以從左車窗看到該車。 ▲後視鏡宜調整至僅看得到自車邊緣。▲機車待轉時走迂迴的路線容易被後車誤為要右轉。▲「ISO17387盲點警示系統測試要求說明」影片連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