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Happening】Vent is back!「魚鰓」再度復活

記者:文/Hunter Hsu、整理/Ero 2006-11-16

魚鰓式散熱孔的誕生,最早只是為了加強引擎的散熱效果,但現在卻成為豪華車款不可或缺的重要設計元素!Jaguar XK、Aston Martin、Land Rover LR3與BMW Z4等車款,在外觀上的共同點是什麼?「魚鰓式散熱孔」是也。

5


2
▲2
.598

深受流行樂歌手和黑幫老大喜愛的Cadillac Escalade車型,其2006與2007年式的外觀上有個看似不重要,實則明顯的重大改變,那就是位在前輪葉子板上出現的「魚鰓式散熱孔」。GM設計團隊認為,這項外型設計的改變不但符合最新的流行趨勢,更讓Cadillac Escalade加入Jaguar XK、Aston Martin、Land Rover LR3等車型在內的「豪華俱樂部」。

不只是GM設計團隊有如此想法,任職於Ford集團,並負責下一代Lincoln Navigator與Ford Explorer等SUV車型外觀造型的設計總監Patrick Schiavone,同時也是「魚鰓式散熱孔」的支持者,而他也更相信這項設計元素未來會在越來越多的車型上出現,甚至成為高級車型的識別標誌,就像是Jaguar引擎蓋上的飛躍豹形立體標誌一樣。
2
▲2
.595

事實上,「魚鰓式散熱孔」絕對不是什麼新設計,它出現的年代甚至要回溯到上個世紀的30年代!「魚鰓式散熱孔」出現的原因和汽車引擎的發展歷史也脫不了關係,因為最早的汽車引擎絕大多數都是採用「氣冷式」設計,而此類引擎的表面積較大,以利用周圍溫度較低的空氣來進行熱交換。因此為了增加冷卻效率,強制以風扇送入空氣或加大空氣流入的面積,便成為是最普遍的解決方案。目前只剩下Porsche等少數車型仍使用此類冷卻方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氣冷式引擎仍須利用潤滑油的循環來幫助冷卻。而過去「魚鰓式散熱孔」的主要功能,也正是為了加入引擎室內熱空氣的排出及增加前輪煞車系統的冷卻效率。

1960年代以後,水冷式引擎在民用車型逐漸普及,隨著汽車引擎的輸出功率越來越大,引擎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也不斷增加,而且對冷卻效率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水冷式引擎把冷卻水管通入引擎汽缸與汽缸頭的內部,冷卻水受熱後又循環至外部水箱與冷排裝置,使冷卻水的溫度保持在攝式100度以下。水冷式引擎除了冷卻效率比氣冷式引擎高以外,還有引擎整體體積較小的另一優點,因此目前大家所見的絕大多數車型都採用水冷式引擎設計。


高性能車種的象徵


來自德國巴伐利亞省的BMW車廠,就是相當偏好「魚鰓式散熱孔」的歐洲代表品牌。該廠在1950年代推出的經典雙座敞篷小跑車BMW 507,其車身兩側就出現了大面積的散熱孔,當時BMW設計師Albrecht von Goertz將此設計比喻為穿著高級訂製襯衫必備配戴的袖扣。您可能會對Albrecht von Goertz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是您一定對他的作品非常熟悉,因為除了BMW 507之外,他同時也是Datsun 240Z(Nissan Z字家族的始祖)的催生者,而且還曾參與過Toyota 2000GT與Porsche 911這兩款著名雙座跑車的設計。

BMW 507雖然最終只生產了252輛,但是卻一舉打響了BMW在全球車壇上的品牌形象,就連貓王Elvis Presley也是BMW 507的車主之一!

BMW設計團隊至今仍舊沒有遺棄Albrecht von Goertz當初賦予507車型的「魚鰓式散熱孔」,並持續將它複製在該廠旗下的雙座小跑車型上。目前量產的Z4車型兩側的圓形藍白車廠標誌,就可以視作是一種源自於「魚鰓式散熱孔」的延伸性設計,隸屬於該集團的子品牌Mini車系上,也出現了造型迷你的散熱孔,以象徵這款車的體積雖然迷你,但車身內引擎的動力表現卻毫不遜色。

2
▲2
.596

以「魚鰓式散熱孔」作為產品線性能車款識別元素的,當然不只有BMW車廠而已,於1950年代誕生的Mercedes-Benz SL雙座小跑車及Chevrolet Corvettes,也都異曲同工地出現了這項造型特徵。久而久之,越來越多車主也因而在潛意識中把「魚鰓式散熱孔」當作是一種高級性能車的象徵。

外觀上具有「魚鰓式散熱孔」的代表車型

品牌

車型

BMW

M5

GM Pontiac

G6 GXP

GM Pontiac

Solstice

Suzuki

Vitara

Cadillac

Escalade

Jaguar

XK

Aston Martin

DB5

GM Saturn

Sky


「新世代經典」精神推波助瀾

最近這一波的「魚鰓式散熱孔」流行熱潮,多少也與汽車產業的「復古風」脫離不了關係。21世紀是「舊貨當道」的年代!將30年前汽車經典名片重拍的「The Italian Job」(同樣都由Mini承擔大任)只是一個例子,「Charlie’s Angels」(霹靂嬌娃)、「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與「Thunderbirds」(雷鳥神機隊)等作品舊瓶裝新酒之後仍然大受歡迎,而女孩們也會去把媽媽年輕時的衣服翻出來穿。

20年前如果有人大膽預言Ford將重新推出雙門跑車Thunderbird,或是Volkswagen Beetle會再度復活,這個人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異想天開被帶入精神病院,而不會被大家認為是預言家。但是有趣的是,這兩件事情現在卻都已經成真!「多數汽車消費者尤其是北美市場的消費者對於復古經典設計特別能夠接受!」汽車文化評論者Michael Marsden繼續說:「突出的另類設計通常都只出現在頂級車款上,多數汽車設計師在設計中價位車型時很少冒險,因為延續過去的成功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新世代經典車」突然掀起風潮,這股潮流由Volkswagen Beetle開啟,之後由Chrysler PT Cruiser接棒,Ford Thunderbird、Datsun 240Z、Pontiac GTO、Mini Cooper等幾款車前仆後繼。如果再算上GM集團剛推出的Chevrolet HHR,全球車廠都不能豁免的捲入這股「複刻」旋風。

2
▲2
.596

「一款車若已在過去車壇上締造傳奇,而車廠也深知其傳奇形成的背後原因,那麼複製並設計出成功的新世代經典車並不是一件難事。」過去專精北美汽車設計,同時在加州大學Santa Barbara分校執教藝術與建築系的C. Edson Armi這麼說。

不過「新世代經典車」有著先天設計上的困難,因為除了必須要維持經典車的原始框架(表示外型無法大幅更動),同時更要讓消費者感覺到改款車型的確與其前身有所不同。而且更糟糕的是,車廠在進行車型改款時也會遇到巨大的挑戰。相較之下,在全新車型保留部分經典設計元素,如「魚鰓式散熱孔」,似乎就顯得簡單許多。


裝飾效果大於實質功能

與70年前不同的是,過去的「魚鰓式散熱孔」都被賦予真正的冷卻功能,但是今天的「魚鰓式散熱孔」卻是裝飾意義遠大於實質效果。現代車輛的引擎與煞車冷卻系統已非常完善,除了少數超級跑車之外,正常的水冷系統都可滿足99%的車輛需求。「我們的散熱孔的確有點用處!」Ford集團SUV設計總監Patrick Schiavon繼續說:「但是他們更大的功能是彰顯運動風格與品牌形象,就像是將軍制服上的勳章一樣。」

2
▲2
.597

但是對於Jaguar車廠來說,「魚鰓式散熱孔」絕不僅是錦上添花而已,更是品牌歷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份!現在Jaguar車廠設計總監Ian Callum更計畫讓它成為未來Jaguar產品的識別形象。從豪華跑車Jaguar XK車型開始,被稱為「front wing power vent」的垂直散熱孔將出現在所有未來Jaguar新車款上。

和Jaguar同樣隸屬於PAG集團的另外兩個英國品牌:豪華品牌Aston-Martin與專注於SUV車型的Land Rover也都是「魚鰓式散熱孔」的支持者,從1960年代至今,每個世代的Aston-Martin DB5不但都是007情報員James Bond的無敵座駕,車身兩側也都有著清楚可識別的「魚鰓式散熱孔」,而這項傳統至今也仍未改變!
2
▲2
.597


「魚鰓式散熱孔」在F1賽道

看完了市售量產車,讓我們再來看看「魚鰓式散熱孔」如何幫助可能是散熱需求最大的地面車輛:F1賽車。

引擎一向有「賽車的心臟」這樣的稱號,在最頂級的賽車運動F1賽事中自然更加重要。本賽季由於FIA強制規定F1引擎必須由過去的V型10汽缸「降級」為V型8汽缸,而各車隊所使用的引擎出力也降低至750-790匹馬力上下、最高轉速則是在18000∼19000rpm之間。因此為了延長引擎使用壽命,「增加引擎散熱效率」對F1賽車的重要性也大幅提昇!包括「魚鰓式散熱口」(grill)及「煙囪式冷排散熱口」(chimney)都是夏季賽事不可或缺的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F1賽車散熱系統的特殊設計,車身左右兩側採用不對稱的散熱口設計並不奇怪,這是由於水冷與油冷散熱器需要的冷卻效果並不相同,因此F1賽車車體右方的散熱口(供油冷散熱器使用,散熱需求較大)體積明顯比起左方的散熱口(供水冷散熱器使用,散熱需求較小)要小得多,建議大家下次觀看比賽時不妨多注意。

2
▲2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