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開車的人而言,一輛車上有兩個地方相當於人類的眼睛,一個是頭燈、另一個是後視鏡。在我剛拿到駕照那段時間,常聽到經驗老到的人說︰「晚上開車沒開燈就像沒長眼睛一樣」、「後視鏡沒調整好跟沒長眼睛一樣」,這兩句話清楚說明了車上的燈光與後視鏡對行車的重要性;但是…天黑了或者下大雨各位都知道要打開頭燈,可是後視鏡該怎麼調整,各位都清楚嗎?
開拓狹隘天空的視野▲常聽人說︰沒後視鏡就像沒長眼睛一樣,可見後視鏡在駕駛過程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我個人稱後視鏡為「狹隘的天空」,因為一塊只有幾平方公分的鏡子,能容納下的範圍實在有限,雖然不能像眼睛一樣有寬廣視野,開車過程卻又不能少掉它,體積小、價錢又不高的小零件,卻維繫著行車過程中最重要的安全問題。後視鏡尺寸雖不大,透過不同調整方式,所見到的車後視野也就有很大差別,在我們進入主題之前,先概略介紹一下後視鏡的種類;一般在國產車上比較常被採用的是廣角鏡、美系進口車(包含一般俗稱的美規車輛)大部分駕駛座側會採用平面鏡、而歐系車後視鏡大部分都採用兩段式廣角(最近有些國產新車也開始採用兩段式廣角),大體上的區分法就是︰平面鏡、廣角鏡、兩段式廣角鏡這三種。
三二一調整法▲後視鏡不是用來裝飾,很多駕駛習慣將後視鏡角度調高,這樣對安全無益,後視鏡正確調法是照地要多一點,照外要多一點,如圖所示。從入行開始我的試車生涯之後,便一直留意各種不同的後視鏡調整,其中最常見到的後視鏡調整法,幾乎是朝天的照天鏡,雖然不能從此小動作看出廣泛的習性,卻能見到人們對上天有多麼敬仰!雖然對上天存有敬仰之心是件好事,但是開車時我倒寧願多看前方天空多一些,也不要讓焦點太過注意後方的天空。
看見自己很重要 掌握旁物更重要▲調整後視鏡可將鏡面橫向與縱向各分成三份,就是九宮格狀,地面範圍可涵蓋到三分之二的高度,另外只要有三分之一範圍照到車身即可,如圖所示,先將鏡面區分成九宮格狀,然後天空與車身各佔三分之一,亮區就是最常使用的區域。新手上路,最難懂的部份就是如何去臆測兩旁車輛的下一步動態,這麼說雖然有些深奧,不過實際上路後確實是如此,無論轉彎或變換車道,跟在自己兩旁或後方車輛都會被影響,即便是旁邊有車輛要變換車道或轉向,自己多少也會受到影響而改變駕駛模式一樣,而這些微妙的互動往往是透過幾平方公分的後視鏡在傳達彼此訊息,若能從後視鏡中多見到兩旁(或後方)景物,就是多給自己反應與應變的機會與時間,所以設定後視鏡的時候,千萬別留太多位置給自己的愛車,要多給兩旁景物多點折射空間。
有平面有廣角 車內後視鏡用法不同▲往後,路上車輛只會愈來愈多,所以類似圖中這種跟車情形會很常見;當我車的車頭位置與他車車尾C柱位置大約成平行時,我車在他車的後視鏡中會被死角擋掉很多部份,有時甚至會完全消失,因此除了從後視鏡中觀察車外狀況時,如有需要,還是得回頭看才行。我發現多人都會在車內後視鏡上裝上廣角鏡,但是調整上好像都很隨意,有點浪費廣角鏡的優點與其加裝的意義!大部分車輛出廠時,座艙內所安裝的後視鏡都是平面鏡,鮮少有一出廠就是廣角鏡的車種。平面的座艙內後視鏡,最大優點就是可以充分傳達我車與尾車的真實距離,最大缺點就是照射範圍實在太狹窄,而且讓很多人都看不慣。根據個人探訪發現,原廠室內平面後視鏡,很容易帶給駕駛很大壓力,原因是平面鏡會有「放大」的錯覺,讓人誤以為尾車跟得很近而產生壓力,而廣角鏡會讓人看起來覺得尾車離得比較遠,駕駛開車比較沒什麼壓迫感。
▲有些駕駛習慣將車內後視鏡改換成廣角鏡,這種鏡片可見到後方更大的範圍,但景物也相對縮小,若妥善運用,除了可顧慮到後方乘客外,也能涵蓋到右後車窗。這裡有個重點提醒各位,後視鏡鏡片曲度,決定照後視野的寬廣度,本系列專題內容主要是針對新手上路的需求與注意事項,較不涉及改裝或換裝等議題,不詳盡之處,還得請各位讀者多多見諒。還有最後我要奉勸各位駕駛,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當您要變換車道或轉彎前,記得除了看後視鏡之外,務必稍微轉個頭看一下後方是否有來車,因為後視鏡僅供參考用,並不能絕對的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