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水鳥展翅BMW R 1200 GS

記者:文、圖/Max 版面構成/lulu 技術指導/恒典安駕 陳琮閔 2013-08-12

在BMW的重機國度裡有兩個超級巨星,一位是跑車代表BMW S1000RR。另一位有著悠久卓越的輝煌史,它是GS車系。由於外型的關係車界給這車系一個可愛的外號叫「鳥」家族。因此排氣量的叫大鳥,排氣量小一些的叫小鳥。以此類推我們這次試駕的是改成水冷的R 1200 GS,理所當然的我們便稱它大水鳥也了。

車系沿革

4

就BMW打造機車的歷史來看,GS車系算是中生代的產品。一直要到1979年當時BMW為了要參加Paris-Dakar國際機車耐久賽推出了水平對臥雙缸氣冷的R80 GS參賽。而這台越野悍將也沒讓BMW失望,不但在越野賽史上大放光彩,更四度獲得4次世界冠軍頭銜,推出不過八年就賣了21,000多台。

因為這項光榮的傳統即便過了三十年當時的經典元素如水平對臥引擎、節合傳動軸與單後搖臂的設計至今依舊不變。2004年誕生的R 1200 GS無疑是多功能地形車的旗艦車款,至今全球累積的170,000 台的銷售量證明大鳥的優異表現,也難怪2012新世代水鳥一推出就備受外界期待,一直到2013年才能稍稍紓解湧入的訂單。


科技鳥

4
▲外觀上新增兩片翅膀其實裡面藏的就是水箱,而右手邊則多了一個風扇。

談到新的R 1200 GS很多人第一句會說它改成水冷系統。但其實除了水冷之外它導入了相當多的新設計,也值得一探究竟。在外型上新水鳥變得更為精壯了,單從外觀看最明顯的變動是車側左右多了兩片翅膀。這兩片翅膀內藏的就是水鳥的兩個水箱。官方表示這是他們導入源自F1的技術,除了提高排氣口外,空氣是垂直的吸入引擎,此舉將可以有效讓冷空氣把容易受熱力影響部件的熱能帶走後快速透過水箱降溫,提升引擎散熱的效率。


▲把手附有加熱功能,到高山或冬天旅遊這配備就好用了。

▲車輛在很多細節處用上細膩的處理,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車上的螺絲都有BMW字樣。

▲除了是第一台使用LED為主照明光源的重機外,舉凡後燈、方向燈也都是使用LED燈。
此外,新的R 1200 GS也是第一台採用LED為主燈源的重機,大燈組周圍也使用如環狀光條日行燈,在夜晚看去尤其美麗。左側把手有一個旋鈕,在其他車系中它可以切換儀表的資訊,但在R 1200 GS車系它是用來控制GARMIN ZUMO660的導航系統。

▲把手上的環形控制器可以連結GARMIN ZUMO660的導航機後進行選單切換。機器也可讀取行車資料進行最佳路徑的規劃。
車上所附的導航架也是為了搭配這台導航機所測。由於雙方已經有合作,因此連線後車輛可以讀取如車速以及油耗等資訊,進而幫騎士規劃出最佳路徑。此外汎德所引進的版本在儀表板還有檔位提醒功能,當轉速太高時儀表會出現升檔的警示。

▲透過前後兩處的調整可以進行座墊的高低與傾斜度的調整。

▲BMW整合引擎與變速箱為一體,因此新世代的水鳥水平對臥引擎本體比起前代變得比較小。
過去GS車系幾乎是市面上最大台的越野車款,因此這代的改款另一項重點便是減重。從車側望去很明顯的可以發覺這一代的引擎本體變小了。原因是這次BMW整合了引擎與變速箱本體,也改為濕式多片式離合器,加上後搖臂也跟著輕量化。在種種變革下新的水鳥重量比前代更輕,僅238公斤。不過也因此車輛外觀雖然與前代很像但本質上已經全然不同,因此以前買的旅行箱是無法通用到新車上的。


公路林道皆宜

4
▲集中的重心與良好的人體功學設計讓在公路騎乘R 1200 GS是一件相當舒服的事。

過去你會以為這樣的多功能車比較適合林道越野,但在硬地上R 1200 GS的表現也讓人稱好。與當家超跑S1000RR一樣,水鳥同樣有多種行路模式可以切換。有Rain、Road、Dynamic與Enduro越野模式可以選擇。


▲把椅墊下方的紅鑰匙插進去後隱藏的Enduro Pro模式就出來了,但原廠建議需在裝設越野胎才能使用。
而翻開椅墊後拿出神秘的紅插頭一插,你會發現隱藏版的Enduro Pro字樣出現了。不過如同S1000RR的賽道模式一樣,Enduro Pro原廠規範是要裝上越野胎才能使用的,因此平時不建議此用這模式。

▲一般狀態下有 Rain、Road、Dynamic與Enduro四種行車模式可以選擇。
當切換到Enduro Pro模式時,最大的改變就是ABS作動的時機變慢。由於車輛標配ABS,因此進入越野路段時車輛其實很容易發生前後輪差滑移的現象。如果沒有切換到Enduro Pro模式車輛一偵測到前後輪發生速差時ABS便開始作動,那個時候煞車就會短暫失去作用反而危險,因此Enduro Pro模式除了改變供油外也會減緩ABS的介入時機。

▲比較前代新的水鳥前後輪都變粗了,前輪變成3吋並使用120/80-19的配胎。
加菲貓提醒新手,在進行越野時要記得使用後煞車,因為當前輪打滑又使用前煞車時一定救不回來,此時後煞才是越野路段的主煞車。不過由於BMW的招牌的水平對臥汽缸本體會突出車身一些,因此在越野時會造成車主比較大的壓力,因越野容易出現的低速倒車當R 1200 GS一倒首當其衝的就是汽缸蓋,因此得特別謹慎小心。

回到硬地後我們回到熟悉的山路,我們發現R 1200 GS本身設定的騎乘姿勢就相當不錯,加上重心低因此騎乘起來手部與腿部都可以獲得很好的固定。上一代由於水平對臥汽缸的特性在低速時會有比較明顯的左右搖晃現象,但到了現在已經變得極為輕微。


4
▲提供絕佳行車穩定的功臣便是這個Dynamic ESA(Electronic Suspension Adjustment) 電子避震系統,可依照騎乘人數、有無帶行李等多種狀態進行調整。

提供穩定騎乘的另一位功臣就是Dynamic ESA(Electronic Suspension Adjustment) 電子避震系統。它可以提供一般道路(個人騎乘、個人帶行李、二人騎乘) X(軟、一般、硬)以及EnduroX(軟、硬) 與Enduro ProX(軟、硬)等多組懸吊軟硬組合。透過電子偵測車輛會持續提供車輛調整回彈壓縮預載等設定,因此基本上車輛一行駛在路上其實就已經有多高科技在保護著騎士。


▲新一代的歐美騎士在公路騎乘這類多功能車時已經不再伸腳過彎,因此比照公路車的內傾騎姿可以叫節省輪胎的磨耗。
基本上我們認為調整到Road模式、懸吊為個人騎乘、軟硬一般,這樣的配置就符合大部分騎士的需求,在公路上也會有很愉悅的騎乘體驗。R 1200 GS高視野的特性在公路騎乘時相當舒服,加上穩定的懸吊配置與線性的動力輸出讓騎士很輕鬆且穩定的做出大傾角過彎,穩定度相當不錯。


Max大機機時間

4

過去看到如R 1200 GS般的車型,直覺地會說它是台越野車。但經過實際試駕之後應該如官方所說的稱它為全地形多功能車更為恰當。良好的騎姿設定與豐富的電子行車模式輔助下一般公路駕駛不需要擔心它較為壯碩身軀在一般道路上會感到笨重不靈活,相反的如同這台車的外號一樣,像隻自由的水鳥,騎乘起來是既輕鬆又愉快。

BMW是相當少數在四輪與兩輪都有著墨的一家車廠,不說承襲BMW造車工藝原因在於扣除掉飛機引擎,BMW第一部在地面上的作品不是汽車,而是1923年所推出的兩輪摩托車R32。

如今在資源共享下,我們在新的水鳥上看到很多來自汽車產業的科技精華。比方說電子可調避震器、如i-Drive的行車資訊旋鈕,或是師法F1的散熱技術,這些從長年在汽車或賽道上累積的研發動能如今將畢其功於一役出現在兩輪車上,也難怪R 1200 GS總是全地形多功能車界的領頭羊。

在公路上R 1200 GS良好的人體工學讓手部以及腿部都有很棒的憑靠點,若要熱血時良好的重心轉移特性加上調整供油模式後同樣可以做出很棒的速度。而到了戶外林地,R 1200 GS搖身一變又可帶你深入山林溪壑間。覺得騎跑車要趴低身體太難受,騎街車又覺得有些無趣,那R 1200 GS保證是多種需求一次滿足的好選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