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F1—奧地利站比賽報導

記者:Alegna 2002-05-13

奧地利的A1-Ring賽車場對於F1而言算是一座技術性相當高的跑道,它是二次大戰舊軍機場改建而成的,位於阿爾卑斯山的山區。也是因為地處山坡地,以前的A1-Ring跑道設計一起跑就開始衝上坡,各個彎道又急又彎,撞車場面是司空見慣,也因此FIA這幾年要求賽道必須修改才准予列入行事曆中。


▲德國車手Michael Schumacher(左)在隊友幫助下獲得本次大賽的冠軍

即使是已經包辦今年五分之四場次勝利的M.Schumacher,也是還沒有在這裡獲勝的紀錄,事實上全年17個場地裡面,A1-Ring是唯一他還無法拿下勝利的地方。不過自練習賽開始,FERRARI賽車的速度又是一如前幾站班獨占鼇頭,尤其Barrichello的速度持續更是勝過他的隊友,冠軍呼聲相當高。至於其他車隊有些在這裡也推出了最新的空氣力學改進方案,HONDA也推出了D型新引擎,以加強馬力為主,但轉速並沒有提升,同時SAUBER車隊也得到了更新的FERRARI引擎,配合新的車殼要在這場比賽好好發揮。

排位賽時Barrichello的速度是全場最快的,比去年此地的最快排位成績快了1.48秒,也順利奪下了他的生平第五次竿位;R.Schumahcer則在車隊驚訝中站上了第二位,M.Schumacher則一直沒辦法跑出在先前練習賽那樣的單圈時間,換上備用車以後還是一樣,最後只能排在第三。

比賽當天的氣溫比平常低,這對使用Bridestone輪胎的賽車比較佔便宜。起跑後Barrichello保住領先,M.Schumacher緊跟著第二,不過後面的Villeneuve截彎取直把Frentzen頂到沙地上,自己也得被迫進維修區一次,Heidfeld則在此時一次將兩輛WILLIAMS賽車超掉取得第三位,等到這兩輛車把他超回來的時候,兩輛FERRARI早已經跑遠了。Raikkonen的McLAREN賽車跑沒幾圈就在場上噴出大量濃煙退出比賽,這是他今年第四度退賽了。以第17排位起跑的Villeneuve,利用載油量輕的優勢猛追,六圈內已經追到第12位,速度相當驚人。

十圈後Barrichello已經領先R.Schumacher有17秒了,看起來這場比賽又已經是FERRARI車隊的囊中物了。Villeneuve持續向前挺近,直追上第七名的位置。另一輛由Panis駕駛的BAR賽車就沒這麼幸運了,在前直路上面縮缸讓後輪鎖死而整輛車失控停在路中央,Safety Car於是出動,許多賽車見狀也紛紛召回賽車回去加油換胎,M.Schumacher也跟著Barrichello回去「排隊」加油,雖然被迫耽擱了幾十秒,不過起碼比在外面跟著Safety Car慢慢繞一圈還快很多。

在這陣混亂中,R.Schumacher和Coulthard都沒有回去加油,繼續撐下去來保持他們的排名。比賽恢復進行後,Schumacher兄弟展開追逐,Ralf的車較輕,輪胎狀況卻不如Michael,正陷入膠著之時,此時卻發生一起重大事故!進Remus彎之前Heidfeld的車輪鎖死之後失控,車身打橫穿過草地截彎取直,剛好撞上Sato的JORDAN賽車側邊,兩輛車一起撞進了碎石區內,工作人員隨即將Heidfeld帶出座艙,他沒有受傷只是受到驚嚇,不過Sato則明顯受傷,在專任醫師Sid Watkins指導之下將他移出送醫。

現場處理完畢後,比賽剩下35圈,場上也剩下15名車手。Villeneuve還是繼續狂飆,已經把第五位的Coulthard也超掉了,M.Schumacher也是急著想超掉隊友,熊龍的車卻在此時引擎故障退出。直到第47圈時,R.Schumacher才進行了他的「第一次」PIT-STOP,Montoya也在幾圈後進去唯一的一次加油,但卻沒換胎,換句話說,Montoya是以一套胎從頭跑到尾,因為他使用的胎比隊友還硬一點,靠著R.Schumacher的失誤才能跑在他前面。

進行了第三次PIT-STOP的Villeneuve,回到跑道後又落回第八,失去爭取積分的機會。兩輛FERRARI距離四秒,他們拋開WILLIAMS兩輛車則有四十秒之多,在兩位領先者先後加完油之後,之間順位還是保持不變,但M.Schumacher與Barrichello的差距則正在逐漸縮小!爭第六名的三人:Coulthard、Button和Villeneuve,之間差距差不到兩秒,但由於實力太過貼近很難再有變化。到了最後一圈,Barrichello領先M.Schumacher已經不到一秒,通過最後一個彎道時,Barrichello突然慢下來,M.Schumacher見狀也稍微慢一些,但Barrichello後來又慢得更多,因此M.Schumacher就這樣在最後一秒鐘超過他而取得本站冠軍,Barrichello則屈居第二,十多秒後Montoya才衝線拿到第三名。R.Schumacher、Fisichella和Coulthard也分別拿到積分,但Villeneuve的車則在最後一圈引擎故退出比賽,差點就能完賽。

目睹Barrichello被迫讓位的觀眾群情譁然,在MS冷車繞場時紛紛對他報以噓聲,之後的頒獎台和賽後記者會上也見到MS不願站上第一名的位置,而請隊友在中間的位置。由於該隊明顯使用Team Order操作比賽結果,所有媒體記者都對這此舉是否將危害F1賽車運動的本質質疑這兩位車手與車隊,FIA也針對兩位FERRARI車手在最後一圈和頒獎台上的行為,傳喚他們需到庭解釋,開庭結果將影響他們的名次是否能保有,也可能有禁賽的處分。


令人勝而不悅的Team Order

Drive or Team, WHO is the order?

FERRARI如願包辦了本站的一、二名,M.Schumacher也終於在奧地利站拿到勝利,比賽呈一面倒的情形,顯示F2002的實力無人能敵,這些原本是相當令車隊高興的事,只不過來自FERRARI高層的一個指令,卻讓整件事變成了他們操縱比賽結果的事實。所謂的Team Order這種東西,是車隊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理由來將某位車手拱上較佳名次的作法,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了。FERRARI這家車廠可說是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一開始就參賽的隊伍,在七○年代末期如日中天,Jody Scheckter當時也是靠著Team Order要隊友犧牲才能獲勝,之後FERRARI就沒能再有獲勝機會,成績名列三流角色。直至1996年網羅了冠軍車隊BENETTON F1的班底人馬過去,才一年就看到這支車隊的重新興起,團隊合作也成為這支車隊最引以為傲的地方。

在1997年的最後一戰之中,或許是為了感謝WILLIAMS車隊的Frank Williams在維修區向McLAREN車隊的Ron Dennis請求:「在Villeneuve追上M.Schumacher的過程中,看到車過來的話要盡快讓他過去」的請求,在和M.Schumacher碰撞事件中倖存的Jacques Villeneuve,確定積分足夠奪下世界冠軍之後,很樂意地在最後一圈讓給了Mika Hakkinen讓他拿到第一次的單站冠軍(先前DC已經先主動讓位一次給Hakkinen了)。

接下來的兩年裡面,從1998年第一站開始McLAREN兩位車手的「君子協定」—「誰贏了第一個彎,誰就能贏得比賽」開始,處處可見兩人讓路的動作,FIA將這個動作解釋為「車隊為爭取成績的策略運用」而不予處置,所有車隊更將這句話演繹為Team Order合法化的證據,SAUBER、BENETTON(RENAULT)等幾支兩位車手實力接近的車隊,比賽中互換位置的情況從此浮上抬面。

去年同樣在奧地利比賽中,在最後一個彎道上,Barrichello把第二名讓給了M.Schumacher去拿到,而今年的比賽中作法更誇張,在領先積分達21分的情況下,車隊還是做出了要求Barrichello讓路的決定,結果使得觀眾、媒體和車手本身全都感到心裡不舒服,唯一得到好處的就只有M.Schumacher多得的4分而已。 詭異的是,Barrichello不可能在最後才接到要讓路的命令,但他卻選在所有鏡頭都看得到的地方——最後一個彎才讓路,讓所有人見證他的無奈,或許在他心裡面也想藉此表達無言的抗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