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R-V試車長途跋涉至墾丁路途上,每逢休息都會下車舒展筋骨,抽煙的圍一群、不抽煙的只好躲在上風處,由於休息時間只有短短五分鐘,引擎都不熄火,通常在出發時都會聞到濃濃廢氣味,但CR-V不會,這並非風大吹淡,而是排污控制厲害。CR-V只有在冷車發動時才會聞到汽油味,這也是iVTEC的實力之一。
認清內燃機效率不佳的事實▲i-VTEC設計解剖圖,採用正時鍊條而非以往的皮帶設計,氣門正時控制只針對進氣凸輪軸首先,讀者必須了解四行程內燃機的效率其實不高,在四個運作行程中只有動力行程在做功,其他三個行程都處於消耗能源的狀態。而且當車輛遇到紅燈處於靜止,引擎呈怠速運轉狀態,車輛沒有前進可是引擎還是得持續運作不能熄火,相當浪費能源,而且怠速時的油耗及廢棄污染都相當嚴重。
引擎科技日新月異▲新一代i-VTEC採用前進氣、後排氣擺置,引擎有後傾角度達到重心後移目的,並減少排氣管彎曲角度之前,為了達到良好的引擎燃燒效率,所以發明了噴射引擎取代空燃比控制不易的化油器,加上許許多多的先進感應器及電子科技,讓引擎成為台灣「電子花車」大戰的導火線,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說法,但是大量使用電子科技應用在汽車上非引擎科技莫屬。
稀薄燃燒的迷思▲BMW E46 M3之M-POWER引擎單缸獨立電子節氣門加六喉直噴設計,此乃高轉速高進氣效能保證想要省油並增進效率就必須朝向稀薄燃燒及高壓縮比這兩個途徑。為了維持引擎正常運作,空燃比通常維持在14.7:1左右會有較佳的燃燒效率,調整範圍在12:1∼17:1之間,超出這個範圍,燃油混合氣就不容易被引燃。油氣濃、空燃比低容易產生燃燒不完全,造成積碳及耗油、HC廢氣生成等情形。但是汽油能幫助引擎散熱的功效,所以燃油氣濃能保護引擎免於高熱危害以及減少爆震發生的可能性,對於低轉速進氣效率不彰的自然進氣引擎能改善扭力輸出。所以耐久賽及一些穩紮穩打的賽車手都選擇較低的空燃比。14.7:1的空燃比,空氣中的氧氣將充分與油氣結合產生二氧化碳與水,就不會和氮氣起作用產生有毒性的NOx。
iVTEC的威力▲i-VTEC引擎透視圖VTEC=Variable Valve Timing & Lift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神∼賜給我高功率吧!▲BMW的Double VANOS可變進排氣正時機構,採油壓控制,由圖中不難看出其連續可變正時設計原理HONDA認為要讓燃油效率充分發揮,必須具有高壓縮比、高進排氣效率的引擎設計方能達成目標,所以VTEC、iVTEC誕生。而且進氣效率佳,低轉速狀態下不須提高供油濃度來搾出汽缸內所有氧氣的燃燒效益,這樣會增加油耗及HC的排放。相反的,HONDA在供油上盡量以低燃油濃度來達成,能省則省,只要不發生爆震或爆引擎就好,加上HONDA引擎耐用度佳,對高轉速及高溫的適應性良好,在iVTEC引擎上,活塞的造型也經過特殊設計,除了四周有避免敲擊到汽門的缺口設計,中央還有類似缸內直噴引擎的凹槽設計,具有導引混合氣及降低爆振的功效。優異的整體引擎表現,HONDA動力機構廣為賽車界歡迎,並贏得消費者口碑。 iVTEC天下無敵?其實每缸單、雙進氣門切換設計,HONDA絕非第一名,可控制氣門正時、揚程、開啟時間三合一者尚有TOYOTA VVTL-i科技。但是能將複雜的機構通通整合起來,平價化並應用在非性能車型之2.0直四引擎,加上整體設計優異,並有反向平衡軸抑制震動,讓市售車擁有全轉速區域扭力均衡、省油、環保、寧靜、低震動、體積小、重量輕、高耐用度等特質樣樣不缺,這就很了不起。其它車廠只有在運動化車款上才可能出現複雜的可變氣門正時機構,所以說iVTEC是C/P值非常高的好引擎。 但iVTEC只有2.0、2.4直四兩顆引擎,未普及到V6等大排氣量設計,其控制核心尚未針對排氣機構做VTC設計,未來還有發展空間。 嚴格來說,世上有全方位省油的引擎嗎?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您開車時習慣大腳油門衝刺,以現今的高科技引擎而言水準都差不多,就算是iVTEC也省不了多少。以缸內直噴引擎而言,省油設計是在低負荷時期(雖然其壓縮比相當高,但是您聽過日本MITSUBISHI GDI引擎實際行車狀況很省油的報導嗎?顯示這項科技實際運用與理論還有一段差距),其它設計如iVTEC也是,SVC也是如此,大概只有米勒循環引擎比較能兼顧高負荷時的油耗,但是成本及調校尚未成熟化,所以這具引擎也沒有造成很大的轟動。要省油,開車時油門就不要踩太重,上述設計的引擎才能發揮省油的功效。 如果要全方位省油,只有減輕車重一途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沒有高度需求就不要開大車子;加速、油耗、廢氣污染都比小車嚴重。操控要靈活,長軸距的車子更不容易辦到,車體剛性方面也是小車的抗扭曲能力較強,「小而美、小而省」正是小車的寫照。至於要多小才是小車?這須視個人需求而論,但國人普遍有「小車及沒屁股的車不安全」心結,短期內不奢望能改變國人的購車理念。 最精彩的iVTEC作動原理電腦動畫影片收錄在本期光碟中,清晰易懂,不看會後悔! (本文轉載自《汽車線上情報雜誌》2003年5月號,尚有續篇,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