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紐約車展新車—FORD Mustang Mach 1

記者:SE 2002-04-30

這年頭復古風正流行,汽車界也少不了追尋著這個腳步,而對於勾起大家回憶這件工作來說,恐怕很少有車廠會比FORD來得內行。在今年的三月的美國紐約車展中,FORD展出了一款以現行Mustang 2+2跑車為基礎所開發出的限量特殊版車款Mach 1,是該廠旗下稱為『Living Legends』、專事設計開發復古風格特殊車款的部門,繼大受好評的2002年版GT40後另外一項新作。

前章. The Rising Force


▲FORD Mustang Mach 1

談到Mach 1這個車款與紐約這個國際首屈一指的大都會之間的淵源,就不能不提到,1969年三月時初代野馬車系的Mach 1車型就是在這個地方進行首展。當年Mustang Mach 1最早是在1968年時以斜背概念車的姿態初登場,並且在隔年量產上市,熟悉的斜背車型,一樣高懸在後葉子板上的漏斗狀進氣口,低張的巨大前氣壩與車尾的擾流翼,被稱為『Comfort-Weave』的橫條狀真皮座椅縫法,以及最著名的、裸露在引擎蓋中央開口處、被稱為『Shaker』的缸頭直接進氣系統。在當年,Mach 1使用的動力系統是一具輸出在250hp上下的351 Cleveland V8引擎或335hp輸出的428 Cobra V8引擎,完全吻合當代美國跑車慣用的『數大就是美』之動力配置風格。之後在1974年時推出的二代Mustang由於時逢石油危機時代,為了節省能源損耗無論是哪個版本的車型其在排氣量與動力上都顯得稍微遜色了些,,例如二代的Mach 1只搭載了一具2.8升的V6引擎,更不用說一般Mustang II都只使用2.3升排氣量的直四動力系統。

進入80年代後,比較具有傳統淵源的大排氣量V8引擎又重回Mustang陣線,並且在94年時的第三代Mustang上繼續蔓延,而在96年時,嶄新、高效率、高轉速且多氣門設定的MOD系列4.6升V8引擎登場,取代了垂垂老矣的5.0升推桿式V8引擎,而車系最後一次的小改款,則是在1999年時進行。


新章. Mach 1 of Today


▲FORD Mustang Mach 1

新登場的Mustang Mach 1是FORD繼去年的Mustang Bullitt GT後推出的另外一輛限量生產特殊版車型,最早是在去年夏天以試作車的姿態在野馬車迷的聚會中現身以測試車迷們的反應,由於幾乎全面性的正面回響,FORD遂在稍後決定將這輛車以限量版的方式量產銷售,以期透過這輛新車,將69年到現在、數十年間的經典傳承聯繫在一起。

由為在美國密西根州Dearborn市的Living Legends工作室負責操刀,新Mach 1最明顯的特徵莫過於位於引擎蓋上、被稱為『Shaker Scoop』的進氣口。不過,請別輕率地認為它其實與一般高性能車種引擎蓋上的進氣口沒啥兩樣,湊進仔細一看就會發現,Shaker其實是一個由引擎蓋上的方形開口直接露出、實際上是車輛引擎一部分的直接進氣系統,也就是所謂的『Ram Air』直接增壓進氣裝置。為在進氣歧管頂端的此系統能在高速時利用通過引擎蓋附近的高速氣流,直接將新鮮空氣導入通過一個第二空氣濾清器,進入進氣管處達到局部的增壓效果,改善燃燒室內的進氣渦流、提升進氣量,且同時有幫助車頭進氣口引進冷卻氣流的週邊效用。雖然有別於第一代的Mach 1上那套Shaker裝置,由於當年的引擎是採化油器設計所以欲進行此設計相對之下簡單許多,現代化的噴射引擎由於擁有完美許多的設定,原本是不需要像Shaker這樣的設計的,但為了堅持那股向過去致敬的意味,工程師們還是很費工地保留了此作法,與其說是為了性能的提升,還不如說,Shaker的存在根本是讓Mach 1的車主用來炫耀用的。



▲乍看之下很像是渦輪增壓車的冷卻進氣口,但其實Mach 1引擎蓋上的這個『Shaker』,卻是直接從開口穿出車外的Ram Air強制進氣機構。

在加上了Ram Air進氣的幫助後,這具屬於MOD(模組化)引擎系列的4.6升V6在設計方面上的特徵,還包括了與SVT版Cobra車型同樣之DOHC每缸四氣門汽缸頭設計,兩具直徑達57mm的節流閥體,特別校正過的正時凸輪構型,配合Ram Air系統而改良的鑄鋁進氣歧管,鍛造式曲軸(手排車款)與運動化的排氣歧管設計,引擎的輸出預計將會超過300hp,但實際上的數據還尚待新車在測試與認證後才知結果。

除了標準的五速手排變速系統外,或許是應北美地區的市場需求,Mach 1也有搭載了四速自排變速箱的車款,代號4R70W的這具變速箱為了配合增加的扭力輸出而換用了高負荷的齒輪組,加裝輔助自排油冷卻器,配合28.6mm直徑的扭力轉換器。Mach 1搭載有一具新開發的後車軸機構,擁有高扭力型的差速器與3.55:1的後軸差速比。為了得到更優異的行路表現,Mach 1較標準的GT版車款在車高上還低了38mm左右,並且使用更硬的懸吊設定。嶄新的前後懸圈簧,重新設計閥門機構的TOKIKO整合式前避震柱與後避震器再加上專用的粗壯防傾桿,讓Mach 1的動力性能與操控能相匹配,不枉整個家族譜系一貫以來的威名。



▲在Mach 1車室內可以見到被稱為『Comfort-Weave』的復古椅面縫製方式。

嶄新的Mach 1預計將會在今年底之前、以2003年式車款的身份上市,新車與其他所有的Mustang兄弟同樣,是在FORD位於密西根的Dearborn廠組裝製造,生產總數量6500輛。為了提升限量版新車的專屬感與收藏價值,每輛新車都將配有一個獨特的系列化車體辨識碼(VIN)。


Wallpaper Gallery

2
▲2
.750
2
▲2
.125
2
▲2
.750
2
▲2
.125
2
▲2
.750
2
▲2
.125
2
▲2
.750
2
▲2
.125

Courtesy Ford Motor Company



FORD Mustang Mach 1

動力諸元
驅動佈設 前置引擎,後輪驅動
引擎型式 縱置V型八缸
氣門型式 DOHC每缸四氣門
排氣量 4.6L
最大馬力 300hp以上/6000rpm(預估)
最大扭力 41.5kgm以上/4250rpm(預估)
壓縮比 10.1:1
缸徑×衝程 90.2×90mm
供油型式 序列式多點電子噴射
傳動諸元
變速箱型式 M5(A4)
齒比 一/二檔 3.38/2.00
齒比 三/四檔 1.32/1.00
齒比 五/倒檔 0.62/3.38
終傳比 3.55
底盤諸元  
車體型式 單體式
懸吊型式 前 獨立式改良麥花臣,TOKIKO整合式填氣液壓避震支柱,分離式螺旋狀圈簧,26.5mm直徑實心防傾桿
懸吊型式 後 四連桿式,螺旋狀圈簧,TOKIKO填氣液壓避震器附水平軸阻尼,23mm直徑實心防傾桿
彈簧係數 前/後 107.2/44.7(kg/cm)
轉向型式 齒棒小齒輪,動力輔助
轉向比 15.3:1
迴轉直徑 11.6m
煞車型式 前 鋁合金雙活塞卡鉗,330mm BREMBO通風碟
煞車型式 後 單活塞卡鉗,296mm BREMBO通風碟
煞車輔助 ABS,TCS
輪圈尺碼 17J×8,Magnum 500造型五輻式
輪胎尺碼 245/45ZR17,GOODYEAR Eagle
車身諸元
車長×寬×高 4653×1856×1329mm
軸距 2573mm
輪距 前/後 1529/1539mm
車重 1573(1578)kg
風阻係數 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