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試駕】SKODA Kodiaq二代 1.5 TSI e-TEC

空間與功能、環保性再成長的大熊

記者:haya 2024-08-29

SKODA SUV家族中的老大Kodiaq於去年全球首發第二代車款,今年正式引進國內。新一代的幾個主要產品特色包括車格放大帶來的更多空間、更多的功能性、智慧旋鈕的功能操作便利性與可永續再生的環保內裝材質、安全與輔助系統功能升級強化等。轉用VW集團MQB底盤平台的EVO版本代表著可以搭載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不過國內上市初期並不會導入。不過兩具汽油引擎1.5TSI與2.0TSI則都換上了具輕油電混合的版本並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

4

LED科技升級 霧鉻銀細節處理

與上一代相較,新Kodiaq車身加長了61mm、車高降低了22mm、車寬則減少了18mm。車身看起來比過去略飽滿一些邊緣線條也略柔和一些。車子降低又瘦身也有助於將空氣阻力Cd值從原本的0.31降至0.28。

在品牌新世代的Modern Solid設計語言之下,車頭換上了新的八角形水箱罩。現在一些豪華品牌喜歡玩發光水箱罩,新Kodiaq也跟進,不過並非直柵發光或一整條水平光帶,而是透過水箱罩內14組發光單體形成一段段「虛線」般的貫穿光帶。引擎蓋上的廠徽也換上新的霧鉻銀版本。


▲水箱罩除了造型小修外,還導入14組發光單體形成分段貫穿的水平光帶
頭燈部分升級為Matrix LED 2.0智慧複眼頭燈,比1.0版本照射廣度提高50%、亮度提升15%。單側燈組具有36組發光模組,讓光形的營造更為細膩,更可依照路形、同向與對向車位置來微調光形提升夜間照明效果同時避免對它車駕駛造成眩光。

▲頭燈組中上面那顆是遠/近光燈,下方是矩陣燈組
車側在較為傾斜的A柱上升至高點後就以比較水平的線條一路劃至車尾擾流翼,有助減少空阻。寬大的D柱採用霧鉻銀飾面讓車子看起來更活潑年輕,也是在一些Fun Car上可以看到的做法。車身鈑件上,一道細直肩線一路從頭燈尾關劃至尾端上方強調出水平穩重感,鈑件上緣的起伏與下方的Tornado摺線則營造出車身的肌肉感。

車尾在C字形水平貫穿尾燈的帶領下一道一道的水平摺線帶來不少立體與層次感。品牌「SKODA」字樣也同樣霧鉻銀版本,事實上,車上許多原本傳統上愛用鍍鉻的外裝飾件都改採用霧鉻銀處理,看起來有質感也每有繡班之類的問題。此外,後行李廂也比上代更寬、更大且高度更低,取放行李更方便。

▲C字形尾燈有著火焰紋的烘托看起來更漂亮

▲18吋雙色五輻雙肋刀鋒造型鋁圈
智慧旋鈕操作新思維

車室內以酒棕紅搭配黑色調,前方控台的造型複雜而有立體感,比上代更有高級車的架勢,除了皮革包覆外,控台與車門使用了天鵝絨灰飾板來搭配氣氛燈光條,有著與塑料或皮革等材質相異其趣的質感呈現,可永續再生環保材質的擴大使用也是品牌未來產品的方針。
駕駛者前方的10吋數位儀錶顯示幕的圖形換新不過設計思維與風格差異不大。中控台上13吋直立式觸控螢幕採用重新設計的資訊娛樂選單結構,提供「主頁」、「汽車」和「應用程式」三個基本選單圖示,圖形設計簡單且中規中矩又是繁體中文顯示,在操作上容易上手。不過我們在使用Apple Carplay的時候一開始遇到連結上的問題無法進入,反覆試了幾次才成功。

▲10吋數位儀錶畫面換上了新的圖形
為了避免反光,10吋數位儀錶有配置遮光罩,但13吋中控台螢幕反光現象也不輕卻沒有遮光設計就有點可惜。新Kodiaq現在也配備了平視投影顯示器,查看車速等重要行車資訊更方便。

▲13吋中控螢幕首頁是自訂功能的欄位,主功能觸控鍵則列於上下邊框

▲由於中控螢幕經常容易沾上指紋,車上也貼心準備了螢幕擦拭器
比起車上的兩片螢幕,中控螢幕下方的三個智慧旋鈕是新kodiaq在介面上的創新和亮點,也是未來SKODA車款的共通內裝元素。與一般旋鈕不同的是,智慧選鈕中央是32mm的彩色數位顯示幕用以顯示功能與狀態,按壓旋鈕可切換功能旋轉則為調整程度。

▲智慧旋鈕透過按壓來切換功能、旋轉則是調整程度
外側兩個旋鈕可以調整空調溫度或座椅溫度,中央旋鈕則可以調整空調風量、風向、智慧空調與駕駛模式。這種介面將數位感整合進傳統的實體按鈕,至少常用的空調相關功能不用都靠螢幕觸控操作那麼不方便,但把幾個功能集中在同個智慧旋鈕然後使用時要切換?其使用直覺性是否會比傳統旋鈕高我們還是持保留態度。

方向盤式樣與改款前沒啥改變,主要差異還是在於上代位於中控台上的排檔桿現在改為電子線傳排檔撥桿配置於方向盤右方,也因此雨刷撥桿改為配置於方向盤左方,這點對於開慣其他車款的消費者來說要稍微習慣一下。

▲方向盤式樣大致未變,但雨刷撥桿則移至左邊
空間與實用性表現依然亮眼

SKODA一向講求車內實用機能,新Kodiaq身為家族SUV旗艦在這方面自然也豪不含糊。中央鞍座上的智慧手機無線充電板可以以15W功率為兩支智慧手機感應充電,且具有通風功能來冷卻手機,避免在充電時發生機身過熱現象。車子前、後座共4個USB-C則可以45W功率進行充電。

▲座椅帶有一些柔軟的支撐彈性,乘坐舒適性佳,且前緣可手調延伸增加對大腿的支撐

▲上下雙層式手套箱提供更多收納空間

▲副手座前方包覆的皮革材質採取X形滾邊縫線處理,並搭配天鵝絨灰飾板彰顯內斂高雅

▲中控台的置物格有可提供兩部智慧手機15W感應充電的無線充電板

▲前座周邊的置物收納與飲料收納空間都很充實
在空間表現上,新Kodiaq車身尺碼增加的部分主要在於車長,主要受惠的則是行李空間。乘坐空間差異則不大,前排空間寬1503mm、二、三排空間分別寬1497與1272mm,頭部空間部分前排為1063mm、二、三排分別為1015與920mm。

▲後座椅背角度略嫌直了些,但頭、腿活動空間則屬充裕

▲二排座椅也是可以好好放進一般中等容量的飲料瓶

▲二排空調出風口與調整介面下方有2個USB-C與1個12V電源插孔

▲第三排座椅算是「+2」型,主要適合讓孩童乘坐
行李廂在車長增加之下空間進補了不少,三排座椅全部立起的狀態下為340公升,第三排座椅放倒後為845公升、二、三排座椅放倒後則達到2035公升。而且前面提過尾門開口更大、位置更低,所配的電動尾門也有腳踢感應啟閉功能,對於經常需要取放行李的消費者來說會更好用。

▲行李廂標準容量340公升,放倒第二排椅背後為845公升,放倒第二三排椅背後為2035公升,還提供可靈活調整的固定架來幫助固定行李
融入輕油電技術的1.5 TSI渦輪引擎

動力上新Kodiaq提供1.5TSI與2.0TSI兩款汽油渦輪引擎選項,這次試駕的1.5 TSI動力車型所搭載的1.5 TSI引擎是新的EVO2 e-TEC版本,也就是有搭助力馬達組成輕度油電系統的版本。所採用的「mHEV 2.0」全新第二代BSG皮帶驅動啟動馬達兼發電機在一體式設計之下可有效改善發電及驅動效率同時提升作動順暢度。同時在水冷設計之下,發電效率提升8%,驅動力輸出提升10%。引擎的動力輸出數據為150hp/5000-6000rpm最大馬力與25.5kgm/1500-3500rpm最大扭力。

▲隨著改款,所搭載的1.5L TSI引擎也換上搭配馬達組成輕油電系統的新版本

▲換檔介面改為配置在方向盤右邊的撥桿,往前轉是D/S檔、後轉是R檔,蠻合邏輯的
在有電動馬達於起步/低轉速時助推之下,你會覺得引擎可以給車子很好的推力,在常用速域下驅動力也都還算足夠不顯得掙扎,但碰到爬坡等負荷較大的情況轉速就會拉高且稍微有點吃力。所搭載的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當你以低速檔在過一些如圓環的彎時有時候會有變換檔位猶豫不決的狀況,但大部分時候還是順暢的。有時引擎和馬達之間的協調有點不一致,在減速準備停紅燈時引擎可能會休止,而在加速出彎時則會感覺動力出現時機比預期稍晚一些。
安心舒適的行路表現

在剛試開沒多久時,會覺得懸吊阻尼是中等略偏軟,就很標準的舒適取向家庭歐系SUV,不過等跑了較長一段路後就逐漸發覺它對於彎道的處理表現很不錯,抓地力的維持也令人安心。方向盤的轉動手感適中轉向路感回饋也不算模糊。

由於懸吊略略偏軟,行經一些坑洞或不平整路面時會有不少跳動但衝擊力都受到相當的抑制,不至於對乘坐舒適性造成什麼影響。座椅椅墊在身體重量鴨下去時有一定的回彈柔軟度,重量可以得到平均分散,支撐性不錯。此外,車內的隔音表現很不錯,風切、引擎與地面(輪胎)傳進車內的噪音程度都不大,也是在舒適性上加分之處。
安全性與駕駛輔助系統基於上一代再持續改良升級,車內仍然標配九具氣囊,其中包含了首次導入的中央氣囊,可以在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展開,避免車內乘客身體互相碰撞,駕駛座膝部氣囊則因中央氣囊的導入而取消。
在駕駛輔助配備的增加與升級強化部分請看下表:
結語

以售價大致落於150-200萬元區間的三排七人座設定中大型SUV級距來說,Kodiaq的主要同級對手包括了MAZDA CX-90、MAZDA CX-9、HYUNDAI Santa FE、KIA Sorento、SSANG YONG Rexton、VW Tiguan Allspace等。新Kodiaq在配備的豐富與實用表現上可說是較為前段的,空間表現屬於中等(好幾位對手車身尺碼都大它一些)但行李空間有著明顯進步。

動力上以這次試駕的1.5 TSI車型來說,雖然「經濟實惠」(稅金低、短程油耗應該不錯),但考量到買此級距車款消費者多半有多人/行李乘載需求,這個動力單元的表現就顯得薄弱些。操控與乘坐舒適性則有恰如其分的表現。
所以,如果你是考慮這一級距車款的準買家且相較於行路表現,你更在乎坐在車內使用上的實用與便利的話,新Kodiaq應該可以排在你考慮名單前段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