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RENAULT Modus(魔法系迷人魅力篇)
記者:文、攝影/JS、整理/Ero 2006-10-19 | |
這年頭,討喜又具玩樂價值的車並不常見,所謂「討喜」是超乎傳統轎式格局的工整設計模式,而且造型可以讓人不會主觀地用品牌去衡量車型等級的高低,重點是還得要能夠人見人愛,無論站在實用角度或一般使用都要能達到相同的信賴度,甚至開起來還帶有點「把玩」的樣子,可以從中得到放鬆,就好像減壓或者讓人忘卻世俗煩憂一般…
造型喜感
通常只要套用空間魔法一詞,車身尺碼大致上都談不上大,不過會有個獨特的特徵,就是車身的比例比較特殊,長不見長、寬不見寬,偏偏就是擁有過人的車高,以及寬廣過人的視野,套句車商最常用的術語就是造型相當的RV化。
要能都會化,又要能RV化,對其他車廠來說要同時達到這種目標可能有點困難,不過對RENAULT來說卻是易如反掌。對雷諾車廠稍微有點了解的車迷,大概知道該車廠最出名的是休旅車,尤其是Monospace廣體客艙概念發展出許多能夠符合實用需求的機能設計,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當家休旅旗艦Espace,寬敞遼闊的座艙空間與舒適的乘坐環境令人印象深刻,其多變實用機能更堪稱是MPV中的經典之作。除了Espace,Scenic也堪稱一絕,以房車級距所言發出的休旅車,獨特的轎式休旅扭轉了消費者對於中型尺碼車型的守舊觀感,極大的空間與變化機能更是前所未見。
玲瓏小巧的Modus雖小但五臟俱全,且擁有討喜的俏皮可愛模樣,短巧俐落的造型,配上高聳車頂設計,是最佳的都會移動工具,也是最具時尚及都會遊樂特色的風格小車。
內裝討喜
多元機能,生活無限,這就是最愜意的休旅生活!休旅生活不但是要有無限可能,而且還要有自由的空間!只有坐進Modus,是感受不到空間以外的其他驚喜,Modus除了有寬敞空間,還有許多精緻的設計思惟,以最常使用的座椅而言,Modus擁有自由且可隨意多變的座椅設計,隨時依照休閒、日常的需要,打造專屬化的空間配置,除此外也具備極具巧思的收納空間,能夠讓乘客感受到設計師的巧思並非僅出於流行或為了在單調處添加點綴設計,而是完全出於實用考量,並利用空間來達到滿足使用者需求的設計。
Modus內裝設計謹慎細密卻顯得格外簡單而樸實,精簡俐落的中控台設計道盡了歐洲人對務實主意的包容與獨特風趣,儘管車內塑膠組件運用非常多,設計師卻從中控台造型來改變乘客的視覺觀感,玲瓏小巧的圓潤設計增添了幾分趣味,中置儀錶間接釋放了駕駛座前的傳統儀錶台空間,開放的視野絕對足夠吸引車上乘客集中注意力去瀏覽景物,而簡單的按鈕操作更是讓使用者在極短時間內就能上手。
空間寬敞
小車的空間機能變化,都得要仰賴實用的後座椅來展現不凡的設計,Modus後座椅採用獨特的Triptic設計,可視乘座的需求,調整為三人或雙座形式;其中三段式滑軌堪稱一絕,後座椅可前後滑動達170mm之多,提供最舒適的膝部空間或滿足行李箱使用,同時也具有六/四分離或全摺疊式的設計,創造出同級車最大1,231公升的行李空間,無論是傢俱、大型旅行箱、娃娃車都可以輕易收納。此外,雙開式尾門在小車中更是罕見,如此設計主要是方便使用者在擁擠空間中取放物品,而不須打開整片尾門,可說是小車中可以百分之百實現休旅車空間與機能的設計。
Modus採用雷諾車廠一貫的廣體空間設計,是繼E底盤創造Espace、C底盤創造Scenic後,再度採用Monospace設計出B底盤的都會尺寸休旅車。Modus外表看起來感覺並不小,實際上長3,792mm×寬1,695mm×高1,589mm的車身尺碼並不大,但是比例上卻給人寬敞的視覺效果,不僅是偏高的坐姿帶給人舒服的乘坐感,座艙內的挑高設計消弭了許多原本可能帶來的壓迫,在者透過超越同級1.5倍玻璃面積車窗所提供給乘客的遼闊視野,帶給車上乘客高人一截的乘坐感受,並擁有同級車所沒有的寬廣視界。
料想不到的動力韌性
自認懂車的車迷,只要一聊起車總免不了口莫橫飛一陣,彷彿大家對開車都有深切的體認,尤其談到動力話題,幾乎都會認同歐洲車動力數據比較保守,實際輸出可能高過帳面數據。實不相瞞,同樣感覺也出現在Modus的試駕過程,為了好奇這種尺碼與動力的小車在山路上會有什麼驚人之舉,筆者特地跑了一趟雪隧之旅,結合市區、國道、山道等路段,充分體會Modus的程度可以到達什麼境界。
要評論一款車當然不能僅從動力單方面來看,連帶駕控表現一起併入評估才是合理的方式,同時也不能有先入為主的思考模式,例如休旅車就不能以房車的操控來衡量,當然,Modus這類都會的小RV也不能拿入山之後會噴火的鋼炮小辣椒來比較。Modus搭載一顆1.6升雙凸輪軸16氣門引擎,這顆引擎並沒有任何性能化調校,最大馬力為115hp/6000rpm,最大扭力為15.4kgm/4250rpm,是屬於短衝程高轉速的設計,在低速下引擎出力可說是異常的順,平順到像沒什麼壞脾氣一樣,要有加速感就得將轉速拉到三千後才有明顯推力出現。
要達到廣泛的應用範圍,齒比搭配便是一門學問,Modus雖然不是性能取向的車,也不是講究載重運送功能,四速綽綽有餘,手自排加持增添不少駕馭樂趣與實用,恰到好處的齒比使低速有足夠扭力,高速有良好的衝力。Modus在國道的表現很不錯,雖然車身面積雖大了點,基本的靜肅表現還不差,加速也很順暢,只不過兼顧著高速表現的齒比配置在巡航時轉速可不會太低,如此配置感覺對油耗沒有幫助,但是為了兼顧不同環境中皆能有適當的動力表現,這麼配置以算不錯,除非改換五速手排變速箱可以改善,只不過這又偏離此車的便利與實用形象,在國內都會環境,久了之後便會覺得有自排變速箱的發明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操控表現 驚喜比期待多一點
Modus的懸吊配置很簡單,前面是結構簡單的麥花臣系統,後面則是小型掀背車最喜歡採用的扭力樑結構設計,這種設計所佔用的空間不多,能為小車帶來較大的空間優勢,缺點就是動態表現有速度上的限制與障礙,速度太快容易出現搖擺的晃動,若彈簧配得過軟就可能在突發的左右閃避下產生甩尾失控現象,但是歐洲車向來以堅實的底盤調校聞名,也讓筆者對Modus的動態有點期待。
試駕回程途中選擇北宜公路折返,從雪隧通車之後,北宜公路幾乎變成偏僻鄉鎮的產業道路一樣,車流量少得離譜,相對路況也出奇的好,就試車角度而言,也算是個感受車輛動態表現的好環境。從頭城開始一路返回台北,山路上的Modus表現還不錯,行車穩定表現比預期的中還要好,185/60R15的輪胎雖是經濟與舒適雙重考量,也絕對經得起高速過彎的考驗,煞車系統在山路上的表現也非常稱職,精準度與力道幾乎沒什麼衰退,轉向除了輪胎之外,方向盤動力輔助力道也有稍微加重的感覺,獨特前三角窗拉大了左右兩側的視野,減低不少左向時容易遇到的視線死角。
懸吊系統表現比期待還要好出許多,面對高速的側向加速力到衝擊擠壓懸吊,車尾並未出現異常擺動或晃動等情況,減震阻尼能在不同速度下展現良好的吸震效果,彈簧回正力道也不會太顛太硬,駕駛也能感受到底盤的精湛表現,若換成國產或日系同類型懸吊設計車種,大概只能減速後再談過彎吧!這是一般人駕駛過程絕對能感受到,卻不一定能從中體會出一分錢一分貨的部份,也是最讓歐洲車迷愛不釋手的駕馭樂趣經髓所在。<一 待續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