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NISSAN Bluebird Sylphy
記者:文、圖/hayabusa、整理/Ero 2007-01-17 | |
`06年6月裕隆的NISSAN Tiida剛發表之際,大家就對Tiida是否是Sentra唯一的接班繼承人這個話題議論紛紛,後來車廠消息放得也很快,昭告大家Bluebird Sylphy(以下簡稱Sylphy)也會導入國產,成為Tiida的上級車款。當然,大家也同時開始感到好奇,Sylphy與Tiida之間的「差異度」到底有多高,對Tiida有興趣者是否又該多掏點銀子來「升級」一下呢?在這次陰雨綿綿的試駕行程之中,我們心中也有了撥雲見日的答案。
頭/尾燈修飾法
Sylphy的內外設計運用了車廠稱之為S-Motion的設計概念,這個設計觀念其實之前也被Teana與Tiida所採用,所以乍看之下Sylphy與其他兩個兄弟的調調非常相似。S-Motion表現在外觀上主要的特徵就是肩線的變化,車身側面肩線從車尾燈開始一路劃至車頭葉子板處就停止,再從引擎蓋兩側之處劃向頭燈,藉由高低的位置差來營造視覺上的變化感,這一代的Bluebird比起上一代日規車型在車長與軸距上都有加長,但車寬卻沒有改變,為了讓視覺上的長寬比例能夠依然保持平衡,因而會出現這種與不少車型刻意強調從頭到尾筆直肩線相反的逆向操作方式。
Tiida的頭燈造型比較接近銳利的三角狀,Teana則是接近圓形的塊狀,而Sylphy就將兩者結合變成帶有勾角的造型,加上類似Teana的大面積水箱罩,讓車頭的寬度能更被突顯:尾燈也基於同樣的理由設計成長條帶上挑形狀。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則是車頂線條,雖然與側面車窗外緣輪廓看起來一樣是從A柱向後劃出曲度不小的弧線,但其實車頂上端部分是接近水平的也因此在車頂後端出現了一段不易引人注意的高低段差,為了要兼顧車內乘客的頭部空間與車外的「造型美感」,這樣的小細節應該是不至於遭到埋怨吧。
舒適便利導向的內裝
S-Motion設計概念在內裝上最主要是表現在整個前方控制台上,分割成有高低差的上下兩個部分,其中上半部如果用俯視角度看的話其輪廓就是呈現「S」形。造型有立體感線條又複雜些用來強調比Tiida的高級是比較有說服力。中控台部分看起來就眼熟多了,沒錯!HMI介面又再度現身於NISSAN這部新車之上,基本設計都不變,在操作與功能上也幾乎都相同。儀錶部分是筆者比較小納悶的地方,雖然Sylphy與Tiida都是相連三圓設計,但是Tiida的感覺上就是比較好些,Sylphy的白盤紅字(黑邊)儀錶美感不夠與內裝調性不是十分貼合,如果能有LED加上溫暖色調光源的設計就更好了。
車內座椅是Sylphy的賣點之一,車廠名之為「扇貝型」座椅,因為椅背和椅墊看起來就像是貝殼張開的模樣,後座椅看起來尤其明顯,論造型非常圓潤柔和,很有沙發椅的味道,實際坐下去之後會發現椅墊、椅背的圓弧邊緣給予身體不錯的包覆感。Sylphy同樣配備了新一代感應式I-Key智慧鑰匙,只要把鑰匙放在身上就可以打開車門和發動引擎,不過這次還增加了記憶功能,只要車主進去駕駛座後座椅與後視鏡就會自動調整至原先設定的位置與角度,連按記憶功能鈕的動作都免了,車廠也貼心地提供了二把I-Key,這樣如果是夫婦共用這部車的話就可以分別持一個I-Key讓座椅、後視鏡自動調到適合自己習慣的位置。倒車時打入倒檔,後視鏡會自動下調整角度方便車身與周圍地面相對位置,也是多半只有在高價位車種上才看得到的貼心功能。
空間魔術師再次出招
車長近4.4米,與Sentra相若的Tiida上市之時,大家都對它的空間表現眼睛為之一亮,Sylphy的空間設計概念與Tiida相同,4米6的車長則多出Tiida一截,空間上自然就更為寬裕了,其有效的室內比自家的大型豪華房車INFINITI Q45/NISSAN Cima還要長4公分,由車廠提供的數據來看,後座膝部空間、前/後座頭部空間也都比Camry要大。實際乘坐之後,後座的腿部與頭部空間又再次讓我們感受到這樣的驚喜。
NISSAN在與RENAULT結盟之後,旗下的車款都看得到RENAULT的法式空間收納巧思,在這部車上也不例外,像是中央通道上的複合式收納中央扶手,總容量達到9.7公升,上蓋可以做180度的翻轉,裡面的空間足可放進大型女用包包或是公事包,要分開利用的話大小不同的置物格也可放進不同尺寸的物品,要放飲料杯罐的話,將飲料架掀起來就可以了。至於行李廂的部分,容量也達到了五百公升左右,9英吋的高爾夫球袋足足可以塞入四個進去,肚量夠大。可惜由於遷就設計等等的因素,後座椅背不能向前傾倒來延伸行李廂空間,不過這樣的容量應該足以應付大部分的需求。
MR系列引擎第二彈
Sylphy所搭載的「MR20DE」引擎與Tiida的MR18DE同屬MR系列引擎,等於是Tiida 1.8引擎的加大排氣量版本,因此在機械結構上可以說是十分接近。在動力輸出上同樣是偏重中低速時扭力輸出的飽和為主,因此加長了進氣歧管的長度,四個等長的進氣歧管全長500mm以上,來強化吸氣慣性,C-VTC連續氣門正時控制當然也是重要的功臣。
MR系列引擎是用於中小型,偏重都會用途的車款之上,所以相當重視油耗,而降低引擎原件間的機械摩擦,提升運作效率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MR20引擎曲軸、凸輪軸軸頸都施以與VQ引擎同等級的鏡面研磨加工,缸套真圓搪孔加工,汽缸中心軸與曲軸中心軸採偏置設計,減小活塞和氣缸間的摩擦,引擎機件間的摩擦力比Sentra所搭載的QR20引擎少了30%,在體積與廢氣排放污染表現上也都比QR引擎要好。整個引擎的精緻度和效能都超越Sentra、X-Trail所搭載的QR系列上一世代引擎。可惜動力輸出表現差強人意,2.0排氣量的最大馬力輸出只有133匹左右,停留在1.8升對手的水準,如果光用重視低速扭力、油耗等等說法來訴求,恐怕不容易被大家全盤接受。
不一樣的體驗—X-CVT
所幸Sylphy在動力系統上還有一個更大的賣點,那就是NISSAN第三世代的連續無段自動變速系統X-CVT。CVT系統在市場上已經出現多年,但是從早期March的NCVT有磁粉遇潮濕高溫環境容易結塊發生故障,到目前各大車廠推出的CVT系統能承受的扭力多在3.0升排氣量以下引擎等,仍有許多可以改善的空間。而NISSAN這套X-CVT系統已能承受VQ35引擎的扭力輸出,也已用在Murano等使用VQ35引擎的車款之上,用在Sylphy身上照理說耐用度就應該更不成問題。
正因為X-CVT是這次試駕的重點,車廠特別設定了淡水—濱海公路—陽金公路這段行程作為試駕路線,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駕著Sylphy在巡航與山路坡道多彎等不同路況下體驗X-CVT與一般自排變速箱不同的傳動表現。CVT藉由動力輸入軸與輸出軸上的錐盤帶動皮帶連續改變減速比,沒有切換檔位的問題,這種駕駛感覺對於習慣於一般自排、手排變速箱的車主而言應該相當新鮮,從起步一直加速到中高速,轉速與車速上升都很漸進線性,換檔的頓挫自然是沒有,因為檔位(齒比)切換所產生的扭力輸出變化在Sylphy身上也不會出現。
這種動力特性在公路上逐漸加速或行駛於山道上負荷較大時就更能清楚感受的到,加速時隨著油門踏板的加深而漸進地增加車速,轉速也能盡量保持在較低的範圍。疏齒比變速箱上所出現的高檔位轉速過低、低檔位轉速會飆高的尷尬情形在此一掃而空,在濱海公路上以150km/hr左右巡航時,轉速保持在2000轉左右,而在陽金山路上以60~80km/hr行駛時,轉速亦能保持在1500~2000km/hr範圍內。不過另一方面,在起步加速與中間再加速的表現也實在有夠「漸」進,在遇到需要匯入車道/交流道及超車的時機,不夠輕快靈敏的加速反應也讓人提心吊膽,一般自排變速箱即使有「換檔時,動力銜接空窗」的問題,對筆者而言,還是對其較有信心,MR20的動力,恐怕也要負起一部份責任。
Sylphy排檔座上的檔位共有P、R、N、D、L,少了一般自排箱的D2、D3等檔位,也就是在一般Drive檔之下沒有模擬低速檔的固定齒比,據車廠工程人員表示,在遇到下坡這類需要運用檔煞的時機,只要放掉油門變速箱便會配合車速做適當調整,產生檔煞效果,再配合煞車來減低車速。但實際行駛於下坡路段時,這樣的感覺並不明顯,車速雖不會急遽加快,但也沒有減速感,煞車踏板還是駕駛者控制車速的唯一依靠。
在雷諾日產聯盟的運作之下,像Tiida、Sylphy這種中小型尺碼的車,都是套用如Clio等車款所使用的B-Segment共用底盤,而懸吊系統也一樣是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結構,再配合Sylphy本身的車體性質去作調整。在其麥花臣前懸吊之中,使用高剛性副樑並附減震橡膠強化吸震能力,將輪胎經過起伏路面時所傳至車內的震動大幅吸收。配置了大型扭力桿的後懸吊,則針對扭力桿與懸吊臂的連接部分使用了大型襯套來吸收碎震。避震器也內置了拉伸回復彈簧,來抑制側傾和懸吊壓縮後回復伸長的程度。Sylphy對於震動與靜肅性的處理乃至於懸吊的過彎穩定性都已有比Sentra更上一層樓的表現。
Sylphy乘坐舒適、平穩度,空間表現、質感、油耗等方面的表現,在65~70萬這個級距的市場來說,都還稱得上中規中矩。但正如前言所提到,Sylphy實在太「中間化」,太像Teana與Tiida的混合體,跑不出自己的味道,會有人因此感到失望嗎?大概也不會!
Auto-Online試駕評分表 |
外型
★★★☆☆
很有Teana縮小版的感覺,Teana的一些外觀特徵在這部車上都能找到
動力
★★★☆☆
MR20DE引擎動力輸出僅1.8升水準,採用X-CVT後整體表現則略有加分
操控
★★★★☆
雖然只是小車常用的前麥花臣、後扭力樑懸吊設定,但車身穩定控制有不小進步,側傾程度可以接受,動力表現不如底盤
駕駛介面
★★★★☆
與Tiida很接近的設計,各類功能操作容易上手,且有貼心的I-Key記憶功能
乘坐舒適度
★★★★☆
扇貝形座椅包覆性不錯,椅墊支撐柔軟
空間實用度
★★★★☆
後座腿部、頭部空間超大,大到會令前座乘客感到偏心。行李廂空間充裕,即使後座椅不能彈性變化也不構成太大問題 |
規格諸元表
|
引擎型式
|
DOHC
L4 16V
|
排氣量(cc)
|
1997
|
缸徑×衝程(mm)
|
84.0×90.1
|
壓縮比
|
10.0
|
最大馬力(hp/rpm)
|
133/5200
|
最大扭力(kgm/rpm)
|
19.2/4400
|
驅動方式
|
FF
|
變速箱型式
|
CVT無段變速
|
懸吊系統
|
前:麥花臣
後:扭力樑
|
長×寬×高(mm)
|
4610×1695×1510
|
軸距(mm)
|
2700
|
車重(kg)
|
1220
|
行李箱容積(L)
|
504
|
輪胎尺寸
|
195/65R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