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BMW X5 3.0d

記者:文、攝影/Hayabusa、整理/Ero 2007-05-01

如果將眼光放回十幾年前,向X5這樣的SUV肯定會受到許多人質疑的眼光:一台這麼大的車,外型這麼像越野車般地粗獷有肌肉感,卻是強調它的一般道路駕駛操控能力?那我不如買一部BMW房車或旅行車就好了。但是帶著這樣的想法回到現在,我們就不得不佩服車廠對於市場潮流趨勢判斷的眼光。
在第一代X5問世的兩年前,BMW的頭號對手M-BENZ發表了他們旗下的新4×4車系—ML(M-Class)。一代M-Class外型與格局都維持保守的越野車風格,並且搭配相當傳統的越野車底盤。但是這種策略卻不為BMW所仿效,他們決心創造一款注重道路駕駛樂趣的運動休旅,於是設計了全新的車體,再把它套入經過修改的E39五系列的底盤之上。以出色有型的外觀,令人滿意的實用度以及遠勝於當時同級對手的駕駛經驗和操控表現打響了它在市場上的名號,也為自己的SAV口號(Sports Activity Vehicle)下了成功的註腳。而且其開發經費與M-Class相對之下也比較「便宜」得許多,讓車廠更是感到開心。
不過,從一代X5當年那種各車型壁壘分明,各走各的路的時代,到現在車壇上開始颳起一陣陣「跨界」、「混種」旋風,X5進入改朝換代階段,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BMW也以重新進化的心態,好好地打造出這部二代目的運動休旅旗艦。

加大的有車身...還有它的銳氣

5

乍看之下,新X5和一代沒有什麼和明顯的差別和改變,但是仔細端詳之後你就會發現這部車真的是越來越新鮮了。先從車身尺碼來看,光是車長就大增20公分以上,其中15公分直接反映在軸距之上,主要目的還是因為要增加被列為選配的第三排座椅;車寬與車高則各有6公分與5公分的增長,這些都意味著現在的X5已經是更大的傢伙,也更有LSUV的架勢。

將新舊款拿來比較,你會發現新X5身上的線條要簡潔俐落許多,鈑件表面只以簡單的折線去刻劃,而減少了一些類似舊X5車側肌肉線條的呈現。最讓人感到煥然一新的地方莫過於車頭部分,從燈組、家族傳統的腎形水箱罩到前保桿的造型都做了重新的修改,保桿上新增的兩個進氣口與其說是增加陽剛粗獷感,倒不如說是讓它看起來更有跑格(想想Cayenne車頭那誇張的進氣口就能夠了解),它的作用在於降低輪胎所受到的空氣阻力;霧燈在新保桿造型之下也顯得更為突出。引擎蓋與葉子板表面增加了一些弧度,不再像以往那般方正,也越來越接近房車風格。

2

2

車身放大之後的X5在車廠設計團隊的精心努力之下風阻係數不增反降至0.33,也是在同級車中屬一屬二的表現。更延展的車側線條在充滿力量的D柱倒彎襯托下,巧妙地與其他A、B、C柱融合,形成短捷平順的車頂流線;車側的凹折消失,腰線因而被突顯出來,從前輪圈開始延伸,劃過車側門把,一路微微地向上延展來到車尾,再劃過LED尾燈、行李箱蓋,一氣呵成、沒有間斷。短前後懸身設計,加上尺碼升級的255/55R18新鋁圈,躍動感十足,不過輪拱外擴的視覺張力似乎略遜AUDI Q7一點。如果將X5與Q7並肩放在一起來看,Q7會略顯矮胖,加上超過五米的車身讓它看起來「很長一條」,視覺上論氣勢X5不會輸,靈活感則Q7會小吃一點虧。
2


簡潔佈局 藏不住科技本性

即使是SUV(或者BMW自己所稱的SAV),在內裝鋪陳上絕對會有與房車接近的水準,內裝材質用料水準依然高檔,真皮包覆的部分選用了更加優雅舒適的Nevada等級(上代為Dakota級),飾板部分則有核桃木紋飾板或鋁質刷面金屬飾板可以選擇。因為是大改款,中控台駕駛介面有所變動是理所當然,熟悉舊X5的人相信一眼就會發現新X5的「重大改革」,一個就是將iDrive控制介面搬上身,利用中央旋鈕/按鈕在控制顯示幕上進行空調、通訊、導航、娛樂及車上資訊等系統的功能調整。

2

國內BMW車主對於滿是英文,功能操作又要經過層層關卡才能完成設定的iDrive本來頗有微詞,不過這次可是中文的喔,而且還增加了八組快捷功能鍵,讓車主自設常用的功能,直接一按就有,免去進入層層表單的麻煩。iDrive旋鈕旁邊的Steptronic六速手自排排檔桿又是一個電子控制線傳的科技新玩意,idea很有趣,也很類似M-Class方向盤上那支柱排,這種設計是希望讓操作換檔更方便快速,不過筆者個人覺得還是無法很直覺地使用,需要花一陣時間來適應。

豐富的科技和舒適配備讓新X5成為不遜於對手的電子花車,像三幅式跑車方向盤原來是跑車化套件版才有,現在列為標配,且可在上面操作定速、音響與電話等功能:中控台上方顯示幕面積為8.8吋的大尺碼,觀看起來特別賞心悅目。後座乘客則可透過中央手後方的8吋可收折式彩色螢幕、DVD主機、無線遙控器及兩組有線及紅外線耳機介面,來享受CD及DVD的影音娛樂。提供後座中央單一螢幕的作法可以兼顧到第三排的乘客,不過若是車上坐了二個以上的小孩,鑲嵌在前座頭枕後方的獨立螢幕應該會更好,免得小孩子們搶最佳觀看位置而發生爭吵(此乃經驗之談..呵呵),不過看新X5的座椅造型恐怕連自己到坊間去做改裝也不太容易。
2

新X5在車長上大幅增加,所以在車內空間表現上的進步也絕不能忽略不提。乘客的肩部與腿部空間都比以前更好,後座腿部空間的寬敞度即使是達到七系列的水準也不令人意外。前面提過新X5車長大增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為了納入第三排座椅成為「七人座」,這是全球LSUV界的趨勢。不過對於X5的買家族群來說,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比例會去選擇第三排座椅,所以車廠只把它列為選配,實際試坐之後,我們的結論是:它只適合給小孩乘坐,而且第三排座椅的進出也不算方便。所以或許不少時候會寧可將它收藏在車室地板下不用,如果不選配的話,還可以多出90公升的置物空間。新X5第二排座椅同樣有椅背放平的功能,讓車內行李空間作620~1750公升的變化調整,對大部分該車買家來說這一點似乎更為重要。
2


兼顧性能與舒適的豪華猛將

這次試駕到的新X5,是原廠最近才追加的3.0d柴油引擎版本。這具3.0升全鋁合金柴油引擎為直列六缸設計,並導入第三代共軌技術、電子式幾何可變導流設計及壓電式噴油技術等先進的柴油引擎技術。以筆者之前試過幾部2.0升排氣量等級的柴油車款的經驗,會有柴油車引擎轉速爬升較汽油車慢,在起步與低速時不夠輕快也易有動力銜接頓挫情形。但是BMW這具3.0d引擎,卻著實有令人面露驚喜之情的表現。

2

油門輕踏之後,車子即應聲而出,油門踏板的鬆緊度與行程都很適當,甚至比2.0升柴油車款更要輕些,只要油門稍微多踩深一些,轉速快速攀升跨越2000轉,伴隨而來的就是令人興奮的貼背感,加速力道源源湧進,別忘了這是部車重可是破二噸。在235匹馬力,以及更重要53公斤米最大扭力的推動之下,跑出0~100km/h加速8.3秒成績絕不僥倖。靈敏的加速反應除了渦輪器電子式幾何可變導流機構減低遲滯問題外,新一代Steptronic六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取代了原先的五速系統,讓齒比範圍更廣,低速扭力得到更大的放大。3.0d即有如此優異的表現,讓人對於搭載4.8升V8引擎的4.8i有更多的期待。
2

自1961年以來,BMW在前懸吊系統上一直堅持麥花臣柱式設計,但是到了新X5身上卻出現了重大變革,改採雙A臂型態的多連桿設計,後懸則是將原本四連桿設計加以改良。這套新懸吊系統表現相當不錯,以較激烈的操駕方式在連續彎道上左衝又突時對於車輪有高度的穩定控制力;加長的軸距與加寬的輪距對於在高速彎道上的高速行駛穩定性也有一定幫助。雖然大車身、重心高,但是對於過彎時側傾與轉向不足情況的抑制很高。從性能乃至操控的身手,在同等級重量的對手之中似乎只有一款車頭上掛著PORSCHE廠徽的傢伙可以辦到。

揭開X5如此優異操控表現下的面紗,其實還得靠眾多的電子輔助系統的從旁輔助,其中最主要的DSC動態穩定系統便整合了其他多項系統,在車輛產生偏移,出現轉向不足時就會立刻介入,並同時穩定車身。主要的方式就是透過對於引擎出力以及煞車力道的控制,讓它可以快速穩定在彎道中過彎、在直線中即時煞停....等等等等。如果解除了DSC,明顯的轉向不足現象就會讓你恍然大悟,原來牛頓所說的重力法則是真實存在的。

大量的電子科技配備,讓車主從車內得到的便利、舒適乃至於駕車時的安全、暢快,說明了X5的「豪華」還蠻全面的,又有著很接近Cayenne的駕駛風格。喜歡BMW風格的車迷或老車主可以安心地繼續對它宣誓忠誠了。


Auto-Online試駕評分表

外型 ★★★★☆
多了不少圓潤與立體線條和表面,神情看起來更強悍

動力 ★★★★☆
3.0d
的大扭力把大笨熊推成小花豹,與六速手自排系統搭配極佳

操控 ★★★★☆
新懸吊設計讓人有點懷疑為何
BMW以前執著於柱式前懸。xDrive四驅系統、DSC與其他一堆電子輔助系統有效消減大、重車體的先天劣勢

駕駛介面 ★★★☆☆
有接近房車兄弟的味道,也有一大堆調整、控制開關,不過要適應和直覺操作仍要花時間,尤其是那支排檔桿

乘坐舒適度 ★★★★☆
座椅有相當多的調整機能,支撐包覆性強又不失柔軟坐感。車體抑制震動效果極佳,隔音也棒
....特別是對於發出嘎拉嘎拉聲的柴油引擎車來說很重要

空間實用度 ★★★★☆
乘坐與行李空間都有水準表現,第三排座椅無疑是僅限兒童的專屬尊榮座

配備/質感 ★★★★☆
豐富的配備提供不輸房車兄弟的機能,還是十足的
BMW

短評:
比舊款更有活力、更多特色,老
BMW車主只要多搞熟車上一堆新科技,相信就會越來越喜歡它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

直列六缸柴油渦輪

排氣量(cc)

2933

缸徑×衝程(mm)

84×90

壓縮比

17.0

最大馬力(hp/rpm)

232/4000

最大扭力(kgm/rpm)

39.05/2000~2750

驅動方式

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

六速手自排

懸吊系統

/雙A臂
後/四連桿

長×寬×高(mm)

4854×2197×1766

/後輪距(mm)

1644/1650

軸距(mm)

2933

煞車系統

四輪通風碟

車重(kg)

2180

油箱容量(L)

85

行李箱容積(L)

620~1750

輪胎尺寸

255/55R18

原廠公佈極速(km/h)

215

售價(新台幣/萬元)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