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試駕】HYUNDAI i10小改款

改頭換面

記者:文/Miao Wu、lulu整理 2011-04-13

迷你車HYUNDAI i10小改款車型,隨著國外發表之後,國內也已經在3/24正式發表。這次小改車型最大的重點,無疑是換上了全新的家族特徵前臉,加上頭尾燈與前後保桿都換上全新造型仕樣,賦與這款微型車更高的辨識度與都會風格。而隨著改款外型的發表,原廠也針對所配置的1.1升汽油引擎重新調校,動力數據雖然沒有明顯進步,但也讓它的動能輸出較以往更連貫,更適合它的都會用車取向。

金正日轉型裴勇俊

5
▲融入新世代HYUNDAI的「流體雕塑」設計概念後,賣相更佳!

小改款HYUNDAI i10依舊由生產地印度直接進口,在印度地區迷你車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一年近百萬輛的規模早在2009年就已經遠遠將日本拋在後面,是全球最大的迷你車市場,因此許多車廠樂於選擇印度投產Supermini車型。多年前便已搶進的HYUNDAI在這幾年的耕耘下,已經擁有驚人的佔有率,在微量市場規模難以對應國產化投資成本的考量下,南陽實業採取直接進口的方式在台灣銷售i10,也就不足為奇。

實際上HYUNDAI i10早在2007年就已經問世,兩年前引進國內之後,成為現代汽車在台灣銷售的「i系列」第一款車型,而長期以來也保有A級距車型的銷售冠軍。去年3月在德國法蘭克福設計中心主導下,為i10換裝了全新車頭,融入新世代HYUNDAI的「流體雕塑」設計概念,並在巴黎車展向全球公開,如今新車也已經來台報到。這種等不及大改款就強行變臉的作法,常見於車廠發表大幅變動的全新設計風格之後,為了讓來不及趕上這股風潮的舊型產品更快擁有家族特徵,只能提前換裝新臉,處境有點類似FORD先前推動Kinetic Design時,強行變動Focus MKII的外型風格過程。
對於國人來說,i10這樣的前臉並不陌生,與ix35的六角形大型進氣口造型如出一轍的設計,放在i10這部小車上竟也不覺突兀,而飛翼造型的霧燈也一改舊款的圓燈,配合新面孔有了更具速度感與都會時尚的氣息。至於頭燈的造型也配合全新保險桿造型有了改變,尾燈設計雖然外型維持幾何曲線,內部燈組則有重新安排,方向燈組已經向內向上移動,同時後保桿也有了全新造型,新車多出兩側反光片,並多出擋泥板維持車身免受汙損。基本款仍是配置鐵圈,不過有了全新的七輻輪胎飾蓋造型,同時車身護條也改為與車身同色;從近年汽車設計風潮的轉變來看,越來越多車因為造型或其他理由取消了車身護條,預料第二代i10加入HYUNDAI車著名的腰線後,護條就會成為歷史名詞。


入門小車不陽春

5

內部改變的地方較小,i10的軸距2380mm,看起來不大,但其實這已經和車格更大的前代Swift一樣長,而且它的駕駛座和方向盤都有高低可調設計,加上懸浮式中控台,以這樣的尺碼而言,乘坐空間和視野並不差,特別是頭部空間很不錯。小車的置物空間原本就無法要求太多,沒有中央扶手的i10,開放式置物格還是給了兩個杯座,一個可拆式煙灰缸,後座也有專用杯座,比起很多小型車要好了。至於用料上就沒辦法顧及了,全車有濃厚的塑膠味,來自視覺,也來自嗅覺,也沒有使用軟質塑料;不過值得稱讚的是,塑膠壓花與表面處理並不隨便,舉例來說,手套箱上方的飾板摸起來就給人感覺不錯,立體浮凸造型讓前方視覺感更平衡,避免了呆板的廉價車印象。素料的邊緣處理也不錯,沒有發現粗糙的毛邊,組裝水準頗高。

原廠為i10配上了2-DIN的音響主機,這是原裝進口的Clarion CD音響,除了一般的MP3/WMA播放功能,還支援先進的AAC高音質格式,也能透過USB插槽播放隨身碟內的歌曲,或AUX-IN連結到iPod,直接於音響面板上操控歌曲。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當初業者並沒有為i10選用整合在中控台下方的USB/AUX-IN面板配件,而是把USB線拉到手套箱內,不過下方也因此多了一個12V電源供應口。由於這套音響是標準2-DIN規格,未來車主有意改裝升級時,會比整合式設計的音響系統容易許多,這或許也是選購入門車必須考慮的地方。整體而言,內部基本的配備不會太陽春,人體工學做得很好,無論是排檔桿位置或車門扶手,都能讓駕乘者以舒適的姿勢操作使用,唯一可惜的是前座上方的遮陽板和頂篷用料,摸起來會給人比較廉價的感覺,而且只有副駕側提供化妝鏡。


動力微調更順暢

5
▲動力經過微調後,輸出更平順,都會行車很輕鬆。

這套四速自排附有超比檔開關,跳檔的動力銜接與空窗期都有不錯的水準,這是讓馬力不大的i10開起來相當輕鬆的主要關鍵。i10搭載的Epsilon 1.1汽油引擎,小改後的動力微調成為最大馬力69ps,最大扭力同樣是10.1kgm,不過特別注意到它的扭力峰值點已經由原本2800rpm大幅提高到4500rpm了,看起來似乎失去了原本低轉有力的特色?實際上路後,發現又非如此;i10的加速力道稱不上飽滿,不過變速反應讓過程相當順暢,不會感覺駕駛的是一部1.1L的小車。不過購買i10的買家,相信大多作為通勤代步使用,會拉轉到四千多轉的機會實在不多,從經濟部能源局的資料查到,以歐盟1999/100/EC指令及其它後續修正指令的測試方式,它有市區12.37km/L、非市區19.72km/L,平均油耗水準達到16.2km/L,比起舊款機型提升了10%。

過去試駕i10時,曾對它的底盤設定在山路上的靈活性大感驚奇,非常好掌握動態表現以及車頭指向性,是i10留給我們最深的印象。它是小車裡面唯一配備氣壓懸吊的車型,整套懸吊結構在減緩路面傳來的震動以及營造舒適感的功能中表現不俗,Q感已經不像是一般代步小車會有的水準,甚至還能從中獲得小小的熱血駕駛樂趣。不過基本款為了壓低售價而沒有配備ABS和氣囊的寒酸作法,在今日的台灣進口乘用車當中,大概是絕無僅有的車型,的確多少會有損現代汽車“現代化”過程中正在重建的品牌形象。


冷門市場的選擇性

5
▲2380mm的軸距,為i10提供了基本的載物空間,只缺60/40分離的椅背設計。

以購車心態的觀點來看待這種入門等級的汽車,絕大多數都是1.3升以下的排氣量,動能輸出有限,客群也鎖定在用來初次購車、代步使用、載送小孩,或本身上下班的通勤族。產品重點在於價位低、可用的動力性能和輕快的加速感,當然有不錯的省油表現就大大加分了,這幾樣能夠滿足一般大眾的要求,可以說已經立於不敗之地。HYUNDAI i10的外型還算漂亮,售價也很合理,雖然如果想要好一點的安全配備,得再多拿一筆錢出來,不過以它的訴求而言,可以說完全符合以上的要求。目前國內同樣等級的產品屈指可數,而且其中不乏冷門品牌,像是來自對岸的CHERY Fresh、TOBE M'car,或是遠一點的PROTON Savvy,都不是一般人熟悉的車廠,部分品牌的經營態度也可能讓人卻步,剩下來的SUZUKI Alto和HYUNDAI i10,至少掛的是大廠的商標,買車不用抱著「跟它賭了!」的念頭,有興趣的買家可以拿來好好比較研究一番,相信要找到適合的愛車不會太難。


5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 汽油SOHC 直列四缸
排氣量(cc) 1086
缸徑x衝程(mm) 67x77
壓縮比 10.1:1

最大馬力(hp

69/5500

最大扭力(kgm

10.1/4500

驅動方式

FF

變速箱型式

4AT

懸吊系統

前:麥花臣副防傾桿  後:雙扭力軸

長×寬×高(mm

3565x1595x1540
前/後輪距(mm) 1400/1385
軸距(mm 2380
煞車系統 前碟後鼓
迴轉半徑(m) 4.74

油箱容量(L)

35

行李箱容積(L)

225

輪胎尺寸

165/60R14

售價(新台幣/萬元)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