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UNDAI i10這款微型都會車最早是於2009年引進至國內,後來原廠於2010年進行了一次小改款動作,國內總代理南陽實業也於2011年3月24日發表引進。而在國內市場於2014年沈寂了一段時間之後,這部都會微型車又以2015年式身分重新回到國內,而且這次還帶來了新的1.25L排氣量動力心臟,希望能扭轉過去1.0L引擎動力輸出孱弱的印象,不過它真的能夠辦到嗎?
大鼻子大眼睛HYUNDAI汽車很早的時候就為了因應海外市場銷售策略而將設計重心轉移至歐洲,包括設立據點與聘用歐洲設計團隊,所以旗下車款包括這部i10在設計上都是走歐風路線。這次2015年式i10在內外造型上都是延續自之前小改款之後的設計。 ▲i系列大面積六角形水箱罩。▲直列式多邊形尾燈在車尾的面積比例相當大。▲自排車型配胎為175/60搭配14吋輪圈。
七吋DVD觸控螢幕主機強化影音娛樂功能在坐進到i10這樣的低價位微型小車之前,相信不少人心中會先有兩個疑問。一是內部質感與配備會不會太陽春廉價,要什麼沒什麼,二是乘坐空間會不會太差,坐在裡面很辛苦。而在實際坐進去之後,這樣的疑慮應該會大大地解消。i10的中控台有相當明顯大膽的圓弧線條的圓潤元素形塑年輕的形象。內裝難以避免大幅用塑料來構成,且沒有使用軟質塑料。但在這個環節車廠就透過一些壓花處理以及比如在手套箱上方、車門扶手處的灰色飾材處理,來減少車室所帶給人的陽春感。 ▲「享樂款」車型配備7吋觸控DVD主機,可插入MicroSD與USB播放音樂;藍牙功能支援音樂播放與電話撥打;導航系統則使用Papago圖資。▲倒車顯影功能中沒有相對距離指示線做更精確的輔助參考有點可惜。
小而美的空間表現乘坐空間上,雖然2380mm的軸距看似不大,但實際坐進駕駛座後儘管會覺得方向盤略為比較靠向駕駛者(這個時候就覺得方向盤徑若能小一點的話就更好),但對於一般中等身材的人來說要保持自然的駕姿並不會受到什麼侷限,只有在車寬部分才真正受限於車身尺碼而對手肘活動空間有所影響; ▲織布座椅提供手動前後、高低、椅背傾斜調整。▲後座腿部空間其實不差,170cm左右身高乘客膝蓋應該都不至於被頂到。置物空間因為微型的車身尺碼,自然是一切從小從簡,手套箱空間方正,小筆電、平板之類物品適合放置於此。前座沒有扶手,在雙前座中間的置物區提供了二個置杯座與一個小置物格。 ▲後座僅提供一置杯架,乘客要多放就傷腦筋了。▲行李廂容量為225公升。▲後座椅背可以放倒擴大置物空間,不過會略帶點傾斜不能完全放平。▲行李隔板不能跟尾門連動,但可活動調整傾斜角度。
動力小進步,但...▲換裝1.2升直列四缸引擎是新年式車型的主要亮點。前面提到i10於2014年曾經在國內市場沉寂過一段時間,其實就是因為原本要換裝這具新的1.25L汽油引擎,一直無法順利通過法規認證,終於到今年才得以順利上市。想到過去試駕搭載1.0L引擎老車型的經驗,還真的是會讓人有些短嘆,因為不要說爬坡,就算在市區平面道路行駛,在平面接高架道路的低斜度上橋路段,油門踩到底也只聽到引擎奮力掙扎,但車速就在時速五、六十「定速」前進,有了這樣的經驗,所以對這次的動力換裝也有所期待。 ▲變速系統提供五速手排與四速自排兩種選擇。不過...也就僅止於此,油門踏板的阻力不算很輕,又由於扭力輸出不高,所以即使是維持常用速域的巡航狀態右腳都得經常含住油門,更不用說在山路上坡行駛時油門即使踩到八成深度,轉速拉到三千轉,車速還是五、六十「定速」前進。除了平面道路外,在其他路況或你不想當路隊長慢慢帶隊的話,可能就要稍微辛苦一點。
結語值得讚賞的則依舊是它那表現優異的底盤設定,前:麥花臣+防傾感、後:雙扭力軸懸吊結構主要是著重讓車子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後軸懸吊與圈簧分離的形式也有助於保持後輪的循跡性,因為對i10這種迷你車來說,維持車身在行駛(特別是過彎)時的穩定不晃動才能確保安全性與車內乘客的舒適性。再加上小車身天生的轉向靈活優勢,讓它在操控上直覺、好掌握,駕馭起來很輕鬆就手,這點對女性車主就有吸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