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試駕 影片】HYUNDAI Tucson L GLT-B小改款

「參數化」風格進化 設計路線向EV家族靠攏

記者:haya 2025-04-11

HYUNDAI在國內的主力運動休旅車Tucson於2021年底時隨著大改款而改導入歐規長軸版本並在車名中加入「L」做為區別。在車身加長、空間表現提升下也更能跟同級距的他牌對手Match的上。到了2023年時在搭載油電動力的Turbo Hybrid車型加入之後更是帶動全車系銷售數量顯著成長。 而趁著HYUNDAI今年在國內的重頭戲─國產中小型運動休旅Mufasa上市之前,Tucson L先以小改款之姿與大家見面,讓大家先記得前輩大哥的好,免得被新秀小弟搶光了風采。這次的小改更動的項目也的確不少,我們這次雖然先試到車系銷售占比較低的1.6L汽油渦輪引擎,但之後也會連同Turbo Hybridhi 渦輪油電車型一同以影片方式為大家介紹,這裡我們就先來看一下新Tucson L內外裝有些什麼樣的改變吧!

4

日行燈更醒目立體 車頭進氣效率更佳

首先從外觀來看,Tucson L是以「Parametric Dynamics」參數化動感設計定調,車頭有點飛翼式感覺且整合了日行燈的水箱罩在小改後調性不變但更顯得擴張且有立體感,特別仕日行燈也更為醒目,連廠徽都變成消光黑的。改款前那種「魚鱗密布」的視覺張力不再就有些可惜,但新車頭據說在進氣效率上有所提升則是件好事。日行燈尺寸變大後辨識度也更好。鋁圈造型也有換新,試駕的1.6L渦輪是配18吋尺碼,油電車型則為19吋。


▲新的車頭前臉將日行燈體積加大、廠徽用消光黑處理同時進氣效率也更佳

▲汽油渦輪車型配18吋鋁圈,也換上了新造型
車尾造型比較沒什麼改動,主要就是後保桿加入了後霧銀飾板(但菱格造型被取消),另外就是後雨刷刮拭範圍增加(咦!那不就是換上較大尺寸雨刷之意...)。

▲後保桿換上了新的霧銀飾板設計
雙12.3吋全曲面數位螢幕帶領 車內更見科技與便利

車內在控台部分可說是大翻新,走向與EV家族的IONIQ 5、6、9相同的路線,也就是上半部為單純的水平調性,以將儀錶與中控螢幕銜接做為主要核心,下方的音響空調介面設計也很簡潔,試駕車的雙區恆溫系統是配6.6吋觸覺回饋面板,辨識與操作都很直覺。所配的雙12.3吋全曲面數位螢幕在畫面與圖形上都是重新設計。

▲將雙螢幕銜接整合的全曲面數位螢幕應該會是HYUNDAI未來車款控台的主流做法
駕駛者前方的數位儀錶在使用內建導航系統時也可以連動顯示導航路徑等資訊,觸控式中控螢幕的介面也是比照EV家族風格,且內建原廠衛星導航系統並支援有線/無線的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連結操作,連控台下方的USB插孔都從Type-A改為Type-C跟上時代,使用起來也就更方便。方向盤同樣是趨近EV家族的設計,連功能鍵的配置方式/位置都比照調換。原本在中央鞍座上的按鍵式線傳電控排檔介面也跟隨改為EV家族可見到、設於方向盤上的旋鈕式線傳介面,向前轉是D檔、後轉是R檔,按鈕就進P檔,直覺不容易打錯檔位。

▲12.3吋TFT-LCD數位儀錶畫面做了新設計,在使用內建導航時可以連動顯示路徑資訊

▲12.3吋中控觸控螢幕介面也是以簡潔的線條圖形來構成,並支援有線/無線 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

▲新的三輻式真皮方向盤造型與按鈕配置與IONIQ 6也是有個八成相似,不過沒有平底

▲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改採旋鈕式線傳環檔介面,比較不佔空間且用起來直覺
在拿掉中央鞍座的上按鍵式換檔介面後,車廠設計了新的懸浮式鞍座,上面有智慧手機無線充電板與兩個置杯座,前緣則有包含駕駛模式切換鈕在內的一些實體功能按鍵。座椅造型沒變,內裝色調在1.6L渦輪車型中為黑色也沒改變。

▲6.6吋觸控空調介面看起來比以前更清爽

▲副手座除了手套箱外,上層的置物空間也可以放些隨身小物

▲懸浮開闔的鞍座上有兩個置杯架、智慧手機無線充電板與幾個功能按鍵,離車時忘記帶走手機系統也會提醒

▲座椅式樣沒變,駕駛座具十向電動調整功能

▲由於仍屬於客貨車型,後座椅背只能直立,有傾斜椅背需求什麼的請洽業務,相信大家都懂

▲行李廂空間也是維持原設計沒有改變
1.6T動力設定維持不變

動力上不管是汽油渦輪或渦輪油電車型都沒有更動,試駕的汽油渦輪車型維持搭載1.6T-GDi汽油渦輪引擎,可輸出180hp/5500rpm最大馬力與27.0kgm/1500-4500rpm最大扭力,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

▲汽油渦輪車型搭載1.6 GDi引擎,可輸出180hp/5500rpm最大馬力與27kgm/1500-4500rpm最大扭力
過去試駕舊款時我們也提過,Tucson L在跟同級對手相較下由於是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而非CVT且峰值扭力從1500rpm就開始輸出,所以在加速力道的出現時機會比較早,加速力道的上升速度也比較快。小小可說嘴的點就是在「Normal」駕駛模式下起步與低速時如果油門踩得不夠重有時候系統在在檔位判斷上就會不夠明確,造成車身頓挫。
油電渦輪車型雖然在動力輸出數據上也是沒變,不過現在追加了幾項新功能。一是動能回收可調,也就是在ECO節能/MY DRIVE模式下可像EV家族車款一樣透過方向盤上的撥片來加大或降低動能回收(減速力道)或是長按1秒右側撥片來切換自動/手動調整。
而在自訂的MY DRIVE MODE中傳統系統的設定上也增加了「BABY Mode」嬰兒模式,在此模式之下起步時的加速會較為平緩,行駛時最大加速度會被限制讓加減速變化更為緩和,另外在倒車時扭力輸出也會有所控制以減緩車輪碰到檔塊時的衝擊,帶著小寶寶出門的時候是個可以降低寶寶哭鬧或打擾睡眠的好功能。
新增的e-Motion Drive電子動態技術則是透過P2馬達與TCS循跡控制系統,配合道路狀況來調整扭力輸出,一方面強化循跡抓地表現,同時在車輛過彎時抑制側傾現象且減少車身晃動,讓車輛動態更為穩定,也提高了駕駛舒適性。

同樣也是油電渦輪車型(GLTH-B以上)才有的IFS智慧動態照明系統在夜間行車時會自動偵測前方車輛並調整遠光燈避免對對向車駕駛造成眩光干擾,同時可針對不同車況與車輛位置來調整照明範圍,概念上近似Matrix矩陣式頭燈,對夜間行車安全也有所幫助。

結語

這次的小改主要改動與升級之處集中在內外裝,很明顯可以看出越來越向自家的EV家族設計靠攏(尤其是內裝)。這次試駕的1.6T 汽油渦輪GLT-B車型小改後在配備豐富度的強化上也很有感,如雙12.3吋全曲面數位螢幕、智慧觸控雙區恆溫空調、全景電動玻璃天窗、智慧感應電動尾門等。

至於佔車系銷售將近七成的1.6 T-HEV渦輪油電依車型更多出了BOSE劇院音響、IMS駕駛記憶座椅、雙前座通風/加熱功能、方向盤電熱、AVM環景影像/BVM盲區影像影像輔助(全車系可選、GLTH-C上為標配)以及前面提到的動能回收可調、e-Motion Drive電子動態控制、IFS智慧頭燈動態照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