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立特GP避震器-魚與熊掌兼得 競技舒適並存

改懸吊啊∼你的名字叫做跳?小名漏油!外號洩氣?!

記者:Vincent 2004-01-28

小編在每月一次「陣痛」截稿後,總是會上BBS汽車家族漫遊一番,看看網友又有啥新鮮事?不難發現正常問題∼急!水箱漏水、方向機漏油在台北去哪修推薦一下…,改裝問題∼救狼喔!避震器又漏油啦!!徵原廠避震器救我應急…。


不難發現懸吊是改裝一族入門的基本要件,「動力提昇前請先強化底盤」經典名言透過汽車專業雜誌一致推薦後,確實達到風行草偃之功效,避震器、煞車系統的改裝普及率遠超過動力中度提昇型,一方面安全考量,另一方面動力中度改裝有成本高、耐用度差、飆車時間短塞車時間長、耗油、噪音大、驗車不易、脫手困難…等缺點,所以多數人只花小錢改個排氣管、火星塞、矽導線等周邊,落手排、加螺仔絕對會贏得同事的鼓掌和女友的巴掌…。

話說回來,改碟盤怕抖動,改鋁圈怕重拖,改螺仔怕爆衝,改懸吊怕漏油!網友多數人反應許多避震器用不到一年就會漏油,阻尼變差,車身震度變大很不舒適,過彎反應敏銳度下降。修也不是,工作忙碌哪有時間耗在修車廠、改裝店;不修也不是,整天開著小馬彈力車按摩內臟都準備買罐「六尺四」「十八銅人」來療內傷。人沒散,內裝也快散了。


不能固筋本 也要強運氣


▲這就是麥花臣避震器結構,沒有上支臂,輪胎的外傾角就靠避震器本體來支撐,非常考驗強度。

台版避震器普遍的缺點就是硬,雖然說軟不一定等於舒適,但「太硬」遇到大坑洞一定會彈跳,是不是這些避震器研發廠商都是跑TIS比賽出身的?所以調出這麼硬的市售道路版避震器,還是迷信「改車不改硬?軟趴趴怎像男人的車!」。基本上要硬也得挺的下去,您身子受的了,車體和內裝未必ㄟ堪積,除非您已有打造廠車的準備,車室落進全套賽車級多點防滾籠、全車點焊固筋本,內裝鬆動就拆掉,那鐵定會被家人打死…。



▲GP避震器的調整機制,下環為筒身高度調整,上環為Hi-Low Kit彈簧磅數調整,可壓縮彈簧,甩尾族必備。

操控取向避震器研發其實也面臨這兩難問題,要操控性,多多少少都要降車身,彈簧也要夠硬才行,但減震筒阻尼如果抓不住車身就會跳跳跳…,那阻尼調高,避震器內部活塞閥門壽命就低,油封容易漏油,油溫容易升高,製作品質必須高度強化、成本升高。想要有高品質的避震器絕對要「全面戒備」,從彈簧開始,鋼材好壞對Q度有絕對影響,粗細、直徑、螺距都是學問,製作過程中,加工機具太差根本捲不動彈性高、直徑粗的鋼線,也捲不出特殊螺距,甚至公差大、磅數不均都會出現。



▲麥花臣懸吊避震器下端都是雙螺絲固定支撐。

減震筒也存在許多傷腦筋的問題,避震器外部會漏油,多半是螺牙公差大、材質太軟、管壁不平整及最重要的「油封品質差」,凡是用上不耐熱的油封,橡膠絕對挨不住筒內高溫很容易硬化、脆化而漏油。再者,競技用減震筒為了達到高阻尼舒適操控兼具,都採用單筒身液、氣混和設計,更優異的採用液、氣分離設計Q度更好。但這「氣體」只要是用一般的空氣就不算優異,因大氣中氧氣是較不安定的氣體容易從細縫鑽出,加上水氣的影響,這減震筒用久了效能就會下降,好的減震筒用純氮氣,更厲害的用氦氣(不是賽車等級並不需要),並有分離式的氣筒。

所以一套避震器好不好,「運氣」很重要!


測試、測試、再測試


▲GP也有Solio的避震器,多數國產車型都有生產,價位設定在2∼3萬間,以筒身高度可調的產品而言價位算低。

格立特產品研發特色就是不斷進行道路測試,這重點包括筒身高度設定(Hi-Low Kit就是可以隨意調但也要有個準)前後彈簧硬度設定、阻尼設定、耐用度測試、阻尼衰退、剛性測試,別忘了避震器筒身的剛性是很重要的,因為麥花臣懸吊關於輪胎的外傾角都是靠避震器來支撐的,油封品質也備受考驗,在長時間的測試下,操控兼顧舒適度為最終目標,產品類型涵蓋國產車型,如果您覺得沒啥好避震器可選,對進口避震器的高價不敢領教,試試G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