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行駛之「衝鋒前準備」

春節出遊前如何檢視車況

記者:Vincent 2003-01-30

快快樂樂出遊時,最討厭愛車半路出狀況,不嚴重者是「沒有雨刷水可以清潔玻璃」,嚴重者是引擎蓋冒出白煙,更嚴重者是「看到一顆輪胎跑得比車子還快…」。或許平日開車上下班都沒狀況,卻不知道愛車積勞成疾,就等待適當時機病發車亡!

輪胎不可不檢查


▲長途行駛請先確定備胎(氣要充足)、千斤頂、隨車工具實際位置,最好另外準備車用警急照明設備及打氣機、工作手套(換過備胎的人都知道手套很重要)。

連續假期用車通常都會上高速公路,這和市區上下班有所不同。而長時間高速行駛需要注意胎壓和胎紋。一般人看胎壓可能只是肉眼觀察輪胎「扁不扁」,要出遊前最好用胎壓計測量一下,不同輪胎有不同的胎壓範圍,不同的車型也會有差異,一般輪胎壓力不低於30磅,不宜高過35磅。若出遊時有多人乘載,胎壓需要再提昇,至於提昇幅度請參閱各車型原廠使用手冊,因為車重不同會有差別。胎壓充足可確保輪胎高速行駛接地面積正常,不會有局部胎溫過高導致爆胎的危險,而且行車更省油喔。

胎紋除了排水功能外,其溝槽深度也是輪胎壽命參考依據之一。胎紋淺在雨天行車容易出現水滑現象,行經顛簸路面或壓到大坑洞、尖銳石頭時也容易爆胎。而輪胎的膠質通常都是「外強中乾」,就是新胎抓地力較好,隨著磨耗增加、韌性降低,摩擦力越來越差、噪音越來越大,別吝嗇輪胎花費,以免貪小錢失大血。


油水還是交由車廠處理


▲水箱水每兩萬公里或每年最好更換一次,以確保水道清潔及冷卻效能

如果您搞不清楚愛車引擎室內那一個是引擎機油孔、自排油孔、動力方向盤油壺、煞車油壺、水箱孔、雨刷水孔、電瓶水如何添加…,那自我檢查就是障礙,您只要學會「趴在地上檢試車底有無油漬滴落」以及「看得懂儀錶板各種警示燈號的意義」即可,剩下的還是將愛車開去保養廠吧,錯將水加進油壺中後果可想而知!如果您熟悉愛車的機械結構,該如何檢視就不需要贅述了。愛車按照每半年或每五千公里保養,車況又很好,油水類消耗都很少,通常需要補充者只有雨刷水。



▲電瓶蓄電力差是清晨天冷時發不動的主因

電瓶壽命通常只有二到三年,掛點的徵兆就是發動引擎時虛軟無力,尤其是天冷的清晨低溫發動尤其明顯。要上高山玩耍的朋友,如果愛車已經有此狀況,趁出遊前換個電瓶吧,以免高海拔的低溫讓愛車動彈不得。

雨刷是許多人忽視的環節,如果開在偏僻的山路或疾駛的國道遇上大雨,赫然發現雨刷刮起來一片模糊,甚至膠條斷裂完全無法撥水,絕對會讓駕駛寸步難行。雨刷這幾百塊的東西,多買幾支預備用也不浪費,壞掉的雨刷有時甚至會刮傷擋風玻璃,屆時將損失慘重。



▲雨刷也會壞的,別讓這小東西壞了整趟旅程的心情。

維持音響系統正常是長途行駛必備條件之一,隨時瞭解當地警廣頻道,時時收聽路況報導,才能及時閃避事故路段。隨車地圖也是不可少的,除非您喜歡問路!

時時關心愛車狀況是避免顧路的最佳預防。比如說正時皮帶從不更換,總有一天引擎會出怪手,會突然掛點。手排車從不換離合器,它會在30公里內突然消耗殆盡,讓愛車失去換檔功能。一部車除非年紀大或欠保養,發生故障無法行駛的可能性不高,除非是惡操、巧遇不可抗拒的狀況或檸檬車。至於如合照顧車輛,這是門不高深但繁瑣的學問,待日後「老車欠修理」單元慢慢分析。


減少累贅


▲乾淨的空氣濾芯是提昇引擎效能的基本要件

長途行駛前,請先清除掉車上用不到的東西,如車罩、洗車用品、加油贈品、工作用的公文資料、多餘的抱枕及布偶…。車內東西少才不會顯得擁擠,對油耗也有幫助。接著,將玻璃通通擦乾淨絕對有助於行車安全及駕駛心情,最後,別忘了去加油站加個油,順便買本國道收費票,以免塞車時還要去擠找零車道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