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試駕】LEXUS二代LM 350h四人座

日式貼心思維下的豪華商務艙

記者:haya 2023-08-22

以中國及亞洲地區對後座取向豪華商務廂型休旅車需求所開發,與Alphard共用底盤的LEXUS LM邁入第二代。因應現在豪華市場消費者對於在價值觀產生變化,LEXUS也對LM的車名做了新的詮釋—Luxury Mover。還用「仁」的日文發音JIN來代表」J-style, Inspirational, New-luxury-mover強調其日本精神的豪華核心。不過對於大部分消費者或車迷來說,更在意的是它究竟比起Alphard高出多少檔次、比前代進步了多少,我們現在就來看看。

4

紡錘式車身的進化

先從車身尺碼來看,新LM車長5130mm比上代整整增加90mm,不過增加處集中在前後懸身對車內乘坐空間沒什麼影響。車寬189mm比上代小增40mm,車高1940mm(這次試乘的350h車型)比上代小增50mm,軸距維持3000mm不變。整體尺碼與上代稍稍放大了一圈。

就跟剛導入國內的四代Alphard一樣,新LM車頭的紡錘式水箱罩現在也改為無框設計與車頭融合在一起,也構成LEXUS家族新世代Spindle Body的一部分。從水箱罩的邊緣輪廓一直延伸到車側鈑件上的摺線起伏都可以看到紡槌造型線條,如果仔細比較的話還會發現兩車鈑件起伏彎繞的方向剛好相反讓兩車留下了一點「血緣聯繫」。三眼式LED頭燈上緣與水箱罩上緣的水平橫貫線條也是讓車頭更有型的視覺元素。

▲新的紡錘式水箱罩已經沒有外框而是與車體線條融合,內部的格柵設計也帶有漸層效果

▲細長的三眼式LED頭燈創造出比較銳利的神情
車側下方的登車踏板會隨著開關車門而連動,方便乘員上下車。車尾的LED尾燈雖然「又是跟著潮流」採水平貫穿車尾設計,但至少是配合了從車側延伸而來的線條而帶有「ㄩ」字形的形狀,顯得較有設計感。此外,不管是車窗採用降噪隔音玻璃或車身四周下緣的鍍鉻圍繞,這些細節的注重也都彰顯其豪華屬性。

▲後排座椅兩側都是電動滑門方便上下車,且做動過程很滑順

▲與電動側滑門連動的登車踏板

▲細條的多輻式鋁圈視覺上顯得相當華麗
內斂簡要的內裝思維

車內前方控台是與兩側車門上緣銜接的包圍式設計(以前車廠喜歡稱這種設計為海灣式設計),但新LM特意在控台上做了立體隆起的設計來強化這樣的連結,加上控台上只有儀錶與中控台螢幕且飾板又是集結日本工匠造藝的「矢羽根」木紋,顯得單純無贅之下,若是配上淺色內裝色的話就很有遊艇內裝的Feel(試駕車是黑內裝,殘念)。

▲方向盤左側按鈕控制音響、通訊與資訊顯示,右側控制定速與相關輔助系統,也提供換檔撥片
方向盤前方的液晶儀錶採用LEXUS向來喜愛的單環設計,右方有能源流向圖讓車主了解油電動力的運作狀態,左方則是顯示EV駕駛比例,讓駕駛了解在行駛過程中以純電驅動行駛所佔的時間比例。

▲所配備的液晶儀錶維持單環式設計,左側還有EV駕駛時間比例顯示

▲儀錶板與中控螢幕都可顯示能源流向圖
中控台上的14吋螢幕跟Alphard所配的那一套高度相似,都在畫面下緣配置經常會去調整的空調系統功能,也都支援AppleCarPlay(無線/有線)與Android Auto(有線)功能,內建原廠導航系統。

▲系統支援無線/有線Apple CarPlay與有線Android Auto連結操作
不過Alphard在螢幕左方有功能分類的快捷鍵,而新LM則是讓使用者直接在螢幕畫面中自訂常用功能的快捷鍵,哪種較好用就看個人習慣(筆者偏好分類快捷鍵)。不過說實在的,畫面的圖形與版面設計感覺略顯陽春,身為豪華多功能廂旅車這樣的介面視覺呈現真的還有不少進步空間。

▲14吋影音資訊娛樂螢幕可自訂常用功能方便快速進入

▲音響是LEXUS御用的Mark Levision Premium Surround環繞音響系統

▲前座中控台下方有兩個USB-C插孔與玻璃隔屏升起/降下/霧化的切換鈕,但沒有手機無線充電板

▲前座中央兩置杯座,口徑算是中等大小

▲手套箱空間方正,收納實用性不錯

▲前座中央的置物盒形狀也是大而方正,並提供12V電源插座、USB-C插孔與HDMI插孔

▲因為與後座間有私密隔屏,電子式車內後視鏡就很重要了

▲車門也換上E-Latch電子式門把,開門方便又從容

▲A柱前的小三角窗減少了對左右路口的視覺死角

▲後座上方的電動天窗是左右分割式
既是行動辦公室又是豪華沙龍的後座

講到後座,當然是此級距車型的重點,特別是這次試駕的四人座車型,都是以老闆車主或公司/飯店的重要客戶為後座乘客,因此自然特別強調其豪華舒適以及影音娛樂表現。首先在座椅部分,後座的兩張獨立座椅以L-Aniline奢華真皮包覆,通風、電熱功能自然不缺(扶手和腿靠都增加了電熱功能),還具有按摩功能。

▲後座兩張獨立的L-Aniline奢華真皮座椅除電熱通風外也具有按摩功能

▲兩後座椅都提供真皮包覆的折疊小桌

▲後座中央下方有兩個收納空間,座椅旁也有置杯座

▲後座中央扶手下方的置物空間頗大,內部有110V AC電源插座、二個USB-C插孔、二個HDMI插孔與AC 110V 1500W插孔方便使用高耗電量電器
透過電動調整功能可將椅背和腿靠調整至舒適的睡姿,腿靠調整範圍比上代大,所以坐在車上累了不再是只能「打瞌睡」而是真的可以睡個好覺。醒來後按下「My Original」鍵就可以快速回復至原本的坐姿。

▲只要切換至休息模式座椅就會調整至舒適躺臥的姿勢,在按下「My Original」鍵又可回復至原本習慣的坐姿
後座椅的前方是將前座與後座隔開,讓後座乘客可以保有隱私的隔屏,其中上方的升降式電子霧化玻璃在降下後比較方便與前座駕駛/乘客說話(因為玻璃的隔音性不錯),而在升起後後座除了保有可察看前方路況或前座狀況的視野外,也可以按按鍵切換至霧化不透明效果來保有隱私。

▲玻璃隔屏可升起、降下或電子霧化,讓後座乘客保有高度隱私
而在電子玻璃的下方則配備了48吋的影音螢幕,除了全螢幕顯示影音內容,也可以將螢幕切割成兩個24吋畫面讓左右後座乘客分別觀賞自己喜愛影片;或是你不需要48吋的大畫面,只想用24吋畫面輕鬆觀看都沒問題。影音是透過HDMI端子連結,意謂著你要自己準備影音播放設備,如果直接配備本身有Android系統之類的螢幕想看影音內容時應該會更加方便。48吋螢幕下方則在中央有個小冰箱,兩側也有額外的收納空間。

▲後座隔屏上的48吋螢幕除了全螢幕顯示外,也可以切換成雙24吋或單24吋畫面顯示

▲隔屏下方有方便冷藏飲料的小冰箱

▲隔屏下方兩側的置物空間也很好用(比如女士可以拿來放高跟鞋方便換鞋之類)
後座乘客還可擁有的一項尊榮就是智慧型空調管家,在私密隔屏設有矩陣式紅外線溫度感應器,可以偵測乘客體溫以及車窗、內裝及車頂等處的溫度對車室環境造成的影響,並針對乘客身體的臉部、胸部、大腿、小腿四個部位分別進行體感溫度的冷暖評估來連動控制空調與座椅電熱功能,讓車內始終保持乘客感覺舒適的溫度。等於是身旁有個人時時幫你對空調與座椅做調整,對於溫度變化比較敏感的人來說這位「管家」就很貼心了。

▲後座的中控台上可直接操作玻璃隔屏升降/霧化/霧化鎖定、電子遮陽簾、車窗升降等功能
上代車型要操作後座這些座椅、空調、音訊、燈光、遮陽罩等功能都是透過兩後座椅中間的控台觸控螢幕來控制,新LM則是與四代Alphard一樣改成使用長得有點像手機的手持式觸控面板來操作,後座中控台就是這兩個控制器的充電座,使用上更便利。

▲後座的座椅、空調、燈光、音訊等功能都可透過移動式多功能控制面板來操作,燈光部分更提供64色間接照明的氣氛照明
後座空間不用說,將六/七人座的兩排座空間提供給僅兩人乘坐,連身體躺平伸直都沒什麼問題自然是十分頭等艙等級的寬敞。而在後座椅椅背是正常直立狀態下,後方的行李廂空間可以橫放四組9.5吋高爾夫球具或是兩組28吋+兩組20吋行李箱。

▲車門旁的雨傘收納固定空間使用上一樣從容又方便

▲行李廂空間可橫放進4組9.5吋高爾夫球袋或2個28吋與2個20吋行李箱

▲行李廂還提供了一個AC 110V 1500W電源插座

▲電動啟閉尾門在安全考量下除了門上有開關外在側邊也有開關鈕
油電動力系統性能提升

動力上,這次試駕的350h四人座車型與上代的300h雖然同樣搭載由2.5升 Atkinson 循環四缸自然進氣引擎與前、後各一具馬達所構成的油電動力系統搭配ECVT無段變速系統,不過引擎最大扭力提升至24.4kgm/4300-4500rpm,系統綜效最大馬力則提升至250hp,比上代的163hp要進步許多,

▲所搭載的2.5升自然進氣引擎+馬達的油電系統動力輸出比上代更為提升
在動力輸出表現提升之下,起步與低速行駛下的加速反應比上代要輕快不少,開起來更像中大房車而不是部體型碩大的破五米車長豪華廂旅。而在往中素域加速的過程中,雖然因為ECVT的特性與車重的影響讓加速力道輸出顯得平緩,但線性感不錯不會說在某個轉速點明顯頓下來而影響動力銜接的順暢。對於乘坐者來說也有不錯的行路舒適性。

▲傳動上是搭配EVCT無段變速系統與E-Four電子式四驅系統
車上所搭載的E-four電子式四驅系統是以前驅為主要取向,再根據路況將適當的扭力分配給負責驅動後輪的馬達,因為是電子式的控制與馬達驅動輸出的調整,所以反應很快,過彎時也能即時提供足夠的轉向力,讓過彎動態更穩定平順。
系統提供Normal、Eco、Sport、Rear Comfort與車主自訂設定的Custom模式。在Sport模式下油門反應會稍快一些,方向盤轉動手感也略重一點,但並不會太去影響到行路的舒適感(畢竟身為豪華廂旅舒適性還是首重),反而是在遇到路面起伏時車身上下方向的晃動減小不少較令我們印象深刻。而所謂的「Rear Comfort」模式則是透過讓動力輸出、驅動力與煞車的控制,讓車身在行車時維持水平,減少後座的晃動以及減少車頭在加速與煞車時產生的抬頭與下潛動作,讓後座乘客能持續維持舒適的乘坐感。

優異的抗震動噪音行路表現帶來豪華舒適真價值

前面提過,由於是相當重視舒適性的偏軟懸吊設定,新LM在經過一些高低起伏的路面時,車身會有些上下晃動的行船感。不過換來的是對於地面坑洞、不良路面所造成衝擊與碎震的優異抑制表現。特別是在導入具頻率感應活塞閥的AVS可變阻尼懸吊之下,將AVS執行器與避震器的頻率感應活塞閥結合起來,在寬廣的震頻範圍下都能精準調節阻尼來抑制車身震動。
在寧靜工程上,新LM的隔音與吸音表現也比上代進步了些,優化了路面噪音和風切噪音,尤其對輪胎產生的路噪和引擎蓋及車身產生的風噪進行了針對性優化,並採用降噪玻璃來減少高頻風噪。此外,新LM在車內各處精心佈置了合理數量和厚度的吸音、隔音和減震阻尼材料,顯著降低車內噪音和振動。

安全性與駕駛輔助上,新LM搭載了Lexus Safety System+ 3.0先進駕駛輔助科技,除了將LSS+ 2.0原有技術功能提升加強外,更增加了不少新的項目,如下面表格所列。

▲360度環景影像輔助對於這部車長超過五米的豪華車是滿有需要的配備
結語

LM從售價來看在國內算是豪華廂旅的天花板,其中四座車型尤其算是國內商務接駁或乘用的頂規之選。雖然在設計上跟歐系車相比顯得比較內斂保守些(包括軟體部分),但不管是座椅乘坐或車子的行路舒適性(車身剛性、底盤、隔音制震)都比上代有所進步,也是新LM更為專注之處。或許這就是車廠要用J-style, Inspirational, New-luxury-mover來凸顯與歐系等其他對手思維相異之處。而這破五百萬門檻比歐系對手也是高上一大截的售價也考驗著買家的思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