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廠早於2020年即發表準備2021年在當地上市,後來因為全球半導體短缺和其他供應鏈問題而延遲導致幾個主要市場都是在2022年才能交車。國內則是今年年初台北車展首度現身,而到現在已進入下半年才終於發表上市。 NISSAN Ariya雖然來得有些晚,但遲來總比不來好,而且Ariya當初在設計開發上就不只是單純強調電動車優點的「制服化」電動車,而是將一些日本工藝以及一些獨特設計理念融入其中,帶來更多的科技感與未來感。
優雅與科技感並存 ▲車頭盾形飾板內嵌日式組子紋理,不過要很靠近且找角度才能看到▲LED頭燈採用20mm超薄透鏡與雙鏡片設計,精準控制光源▲帶有向內凹角度的水平貫穿尾燈搭配尾翼很有層次感▲車身四周下緣以烤漆飾板圍繞增添質感▲考慮到低風阻設計的20吋切削式鋁圈車室內裝同樣延續優雅精緻的日式美學風格,雖然與不少電動車的控台設計同樣講求簡約與水平的基本調性,Ariya的控台就是能給人一種厚重而內斂的氛圍。其他電動車喜歡用所謂的「懸浮式」中控螢幕,Ariya的兩個12.3吋螢幕則是以S曲線融入控台之中,以相同的水平高度銜接並列。這個水平高度有點略低,170公分以上駕駛大概視線就要稍壓低一些來閱讀(不過增程型因為有配10.3吋抬頭顯示器所以就還好)。系統不但以繁中顯示也內建中文導航,並在設定目的地後系統會顯示到達時的預估電量做為參考,減少駕駛的里程焦慮。 ▲同高度相連的兩個12.3吋螢幕▲內建中文導航系統且設定目的地後會預估到達時剩餘電量▲雙輻皮質方向盤上可操作音量、選曲、行車電腦、定速、通訊、聲控等功能▲木紋觸控面板在按下時會有震動回饋▲中央扶手座可以前後電動滑移▲中央扶手座上的手機無線充電板與置物格▲中央扶手座上的置杯架並不大▲前座中央分別提供一個USB-A、USB-C與12V電源插座▲前車門置物槽▲平坦的前排地板方便乘客活動或置物▲手套箱空間方正且旁還有一個置物空間▲車門與中控台下方以日本行燈(半透明日本和紙燈罩)概念營造柔和光線▲皮質座椅具駕駛座12向、副手座8向電動調整與雙前座電動加熱/通風功能▲前座椅背有做微凹設計加強後座膝部空間,頭部空間也很良好▲後座空調出風口下方也有USB-A與USB-C插孔▲後座車門可收納中型飲料瓶罐▲行李空間在標準狀態下為466公升,放倒後座椅背後也能形成平坦的後方行李空間▲二片式行李廂隔板有二段高低擺放位置以因應不同置物需求動力上與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電動車採用的永磁同步馬達不同,Ariya的前軸單馬達是採用電氣激磁交流同步馬達,其特點是使用轉子線圈來取代磁石及以電流調控來產生需求之轉子磁場,因此具u有寬廣定功率區、高速化調控容易及於高速區具高效率等優點,而且因為轉子內部不使用稀土永久磁石,所以沒有稀土材料受政治因素導致價格波動較大及稀土退磁的風險。此外,Ariya在採用油冷散熱系統提高散熱表現,以浮動式轉子控制感應電壓也可減少馬達的高頻噪音。而相對(永磁同步)上的缺點則是功率密度與效率較低。 ▲前座單電氣激磁交流同步馬達驅動設定,最大馬力238hp▲電子式排檔,在連續下坡等需要較大減速力道情況下可切換至B檔▲駕駛模式與e-Pedel也是透過觸控按鍵來開啟/切換充電上採用CCS1 DC快充與SAE J1772 AC慢充規格,其中DC快充最大功率130kw,充電約8分鐘可補充100公里續航里程,30分鐘內可將電量從20%充至80%。 略硬的震動衝擊感影響乘坐舒適 Ariya採用由NISSAN與RENAULT共同開發的CMF-EV電動車專屬底盤,懸吊為前:麥花臣+防傾桿、後:多連桿+防傾桿結構。在一些路面不平整、或蜿蜒上下坡的山路上會覺得路面傳至車內的震動有些明顯(特別是後座),讓人覺得避震阻尼調得有點硬,對乘坐舒適性有些扣分。 Ariya所搭載的ProPILOT智行安全系統包含了AI智能駕駛輔助、ICC智慧型全速域定速、LKA車道維持(70km/h以上啟動)、AHB遠近光燈自動調節、IEB防追撞緊急煞車、LDP車道偏移預防、P-IEB行人防追撞緊急煞車、P-FCW超視距車輛追撞警示、RCTA後方車側警示、BSW盲點警示、AVM+MOD360度環景影像顯影具移動物體偵測功能等駕駛輔助系統。 ▲具移動物體偵測功能的360度環景影像系統整體來說,Ariya在外裝上的優雅與內裝的和風精緻細節是它比較有自我特色的部分,空間表現良好但不特別突出。動力輸出中等但增程版的大容量電池提供不錯的續航里程;操控性上還是比較偏家庭一般日常使用。 在150-200萬價格級距且車型相同的對手中,TOYOTA bz4X車長大了一截,但車重輕了百餘公斤;KIA EV6(標準版)同樣車長大一截車重也輕些,略多一些的續航里程是Ariya增程型的優勢,車身尺碼較小是優是劣則視買家自身的喜好。由於售價已經逼近200萬,其實很多消費者只要預算拼著多加一點,可選車款範圍會擴大不少而壓縮到對Ariya的考慮,不過從裕隆日產今年配額200台以接單過150台的情況來看似乎也不用太擔心,若未來引進搭載e-4orce系統的四驅車型,相信也同樣會受到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