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L特輯】漫談汽車資訊娛樂系統演進史

從8-track到整合式車用無線網路

記者:文/Sean 版面構成/lulu 2012-10-04

試著回想一下你每天開車上路時,一定會用到的車內設備有哪些?除了方向盤、排檔桿、煞車/油門/離合器踏板與方向燈及雨刷撥桿等必備的駕駛介面之外,想必空調與音響系統,應該雖然除了少數的發燒友之外,車用音響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個只要能正常播放音樂就已心滿意足的設備。但是,今日的車用音響早非單一功能的娛樂工具而已,而是個集行車電腦、導航系統、車上娛樂、語音與視訊通訊、無線寬頻網路與許多其他整合功能的複雜系統。車廠與相關產業創造了一個新字來形容其功能—「Infotainment」(資訊娛樂)。結合了資訊(Information)與娛樂(Entertainment),是個字意非常貼切的新概念。是絕大部分的駕駛人都會經常接觸的設備吧?

5
▲BMW在2011年時推出的概念車,Vision ConnectedDrive。

雖然除了少數的發燒友之外,車用音響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個只要能正常播放音樂就已心滿意足的設備。但是,今日的車用音響早非單一功能的娛樂工具而已,而是個集行車電腦、導航系統、車上娛樂、語音與視訊通訊、無線寬頻網路與許多其他整合功能的複雜系統。車廠與相關產業創造了一個新字來形容其功能──「Infotainment」(資訊娛樂)。結合了資訊(Information)與娛樂(Entertainment),是個字意非常貼切的新概念。

啟蒙時代

對於時下早已習慣線上下載音樂、生活在數位時代的年輕族群來說,這可能有點匪夷所思。但是對於資歷略長的老車友們而言,錄音帶與轉台時會發出嗶嗶聲的撥桿式類比收音機,卻可能是曾經陪伴度過漫長旅途的美好記憶一部分。

如果你誕生的年代又更早了一點,那麼你可能會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存在有兩種格式不一樣的錄音帶:除了比較常見、上面有兩個帶齒的圓孔與一個透明窗的卡式錄音帶之外,還有一種常被稱為卡匣式錄音帶、體積稍大的「8-track」(8音軌)錄音帶。

▲一張8-track匣式錄音帶(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8-track是屬於美系的規格,是由RCA、摩托羅拉、通用汽車與福特汽車所共同開發,因此打從一開始就與車用音響的關係匪淺。有趣的是在台灣市場,8-track最常用的場合並非播放西洋流行音樂,而是台語歌曲(由其是那卡西)。因此當8-track逐漸被卡式錄音帶淘汰而從轎車市場撤退時,許多像是小發財或是三噸半卡車之類的商用車輛,卻仍然標準配備8-track放音機。


多頭發展與整合

5
▲收藏在手套箱中的六片裝CD換片機,是比較後期的小體積設計。

1980年代之後,CD與數位音源開始逐漸取代類比錄音帶,成為主流的音樂資料存放媒體。在逐漸克服早期的CD撥放器很容易受震動影響而跳針的問題之後,CD開始大舉入侵車用音響的市場。從單片裝的播放主機,一直到一次可以容納好幾十片CD、安裝在前座底下或行李廂內的匣式換片機。曾經是車用音響不可缺少的錄音帶播放器,也慢慢的淡出了這個領域,直到完全消失。

除了車用音響的全面數位化外,汽車上也出現越來越多新設備,包括比里程錶功能更多的行車電腦、車用GPS與車用電視等。另外,行動電話的逐漸興起也影響了車用電子設備的發展,當時有許多高級車都是以車上配有一台車機作為彰顯豪華的手段,至於平民一點的選擇則是具有充電功能並可以外接免持聽筒的手機座的改裝品。

把這些零零總總的電子設備全裝在車上,複雜的線路纏在一起活像是輛電子花車。於是,將這些複雜的設備全部整合在一套系統中(或最好是在一台機器裡),成為資訊娛樂系統的濫觴。相比起冷氣面板等車輛上既有的控制介面,通常安裝在中控台上視線最好的位置、大部分都擁有顯示幕的車用音響系統,自然而然成為最直覺的整合對象。


全新的視野

5
▲AUDI的MMI整合式資訊娛樂系統擁有觸碰板輸入介面,能提供比旋鈕、搖桿或按鍵式遙控裝置更直覺的輸入介面。

拜今日飛速的資通訊產業發展之賜,若與汽車上其他設備的科技等級相比,車用資訊娛樂系統的進步可能是整輛汽車上幅度最大的一個類別,但卻往往卻也是最少被注意到的。包括德國三大與幾家日系高級車廠,近年來都越來越重視相關系統的整合與開發,除了一般常見,像是內建GPS、電視、倒車螢幕等的功能外,此處列舉一些近期較為令人驚豔的新設計,在溫故之餘也可知新。

高速車用行動網路

早自2000年之前,各大車廠就已開始利用裝置在車輛上的行動電話,透過電信業者提供的通訊網路讓車上的資訊娛樂系統與外界相連。然而,相對於當時主要的目的是要讓車上的系統與網路連結的目的,今日的車用網路系統早已遠遠超越。

▲MERCEDES-BENZ COMAND Online系統所提供的行動辦公室機能,可以在車上直接收發email,閱讀文件,這已經是現代高級車不能或缺的基本配備。
包括BMW的新版ConnectedDrive、MERCEDES-BENZ的COMAND Online,與Audi開始以「Audi connect」品牌開始行銷的車用行動網路,全都已經或預計要以最新的LTE技術(屬4G行動網路規格的一種)作為資訊傳輸的骨幹,擁有高達150Mbit/s的傳輸速率,是現行3G網路的十倍有餘。

▲AUDI在2012年德國漢諾威的CeBIT電子展中以「Audi Connect」為品牌所擺出的大型攤位。一家車廠在電子與資訊專業展中以主力廠商的姿態大陣仗的露出,讓人很難不感受到他們「玩真的」的野心。

▲BMW的LTE Hotspot,是一個插有SIM卡、內建電池與USB插口的高速網路熱點模組。除了平常放在車上使用外,車主也可以將其拆下帶出車外。該模組中的充電電池可以讓熱點周圍的無線網路持續運作半個小時,車主可趁這過程中將熱點模組帶進家裡或辦公室並插上USB電源,將汽車到室內的無線網路環境完美無縫連結。
不只是傳輸速率的加速,新一代的車用網路系統也從單純的「傳輸線」角色升級到「供應者」。就把它想像是一台會隨著汽車移動的活動式熱點(Hotspot),除了車上原本就配備的資訊娛樂系統各功能之網路連線需求外,車上乘客若欲使用手機、筆電或平板電腦之類的設備上網時,也可以直接利用設備的WiFi功能透過熱點上網,不需負擔額外的網路連結費用。

▲手機的車充座怎已不是什麼值得訝異的配備。但是如果手機裝到座充上後,螢幕中的資訊會同步顯示在車內資訊娛樂系統的螢幕上時,這可就方便許多了。


5
▲利用NFC近場通訊功能,車鑰匙也可以用來敗家血拼!

NFC車鑰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訊)是一種以RFID非接觸式無線射頻辨識系統為基礎,但強化資訊溝通功能而制訂的嶄新通訊協定。它與過去的RFID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傳統的RFID只有一端具有主動通信的功能,儲存有實際資訊的標籤端(Tag,例如大家所熟悉的悠遊卡,或捷運票卡)處於被動角色,只有在接近到受信器(例如捷運檢票口)時才能發出訊息。但是,NFC除了可以當普通的RFID使用外,其溝通雙方的設備,無論是固定在車站或商店裡的NFC受信器,或是用戶手上的手持設備,均有發射與接收訊息的功能。因此,利用NFC可以作到主動的資料交換功能(類似Bluetooth藍牙,但可以省略藍牙系統繁雜的金鑰輸入流程,消耗的電力也少許多);可以把手持拿來當受信器讀取路邊海報上的NFC tag資料內容(功能有點類似條碼或QR碼掃描器);或是兩個手持設備間互相傳輸資料(如手機間的「握手」交換電子名片功能)。

▲Stitcher是智慧手機界頗有名氣的網路收音機軟體。透過與其整合,BMW的ConnectedDrive系統能夠在高速網路的協助下收聽全世界成千上萬廣播電台的節目。再也不用擔心高速公路開一開遇到地下電台蓋台,好好德佛雅克的交響曲突然被掉包成賣藥音樂的窘事啦!
但是,已經開始可以在手機上見到的NFC,到底跟汽車會有啥關連呢?BMW早已將NFC用在車鑰匙的保全機能上,利用它來接觸傳輸車輛與鑰匙間的隨機產生密碼,避免傳統車用遙控器的訊號功率太強,而有被不肖人士半途攔截盜取的可能。但更有甚者,BMW還進一步把像是電子荷包之類的NFC應用也整合進了車鑰匙中,車主可以直接拿著車鑰匙在具有VISA Wave功能的收銀機付帳,或是利用車上的網路上網購買電子車票、機票或飯店住宿券,將資料儲存在車鑰中,然後直接利用它通關。車廠方面的考量是,對於汽車駕駛而言,除了手機外,車鑰大概是另外一個必須天天隨身攜帶的NFC設備,不會有忘記帶出門的可能性。但相對的,由於車鑰使用的是封閉的作業系統,不似智慧型手機是使用通用與開放式的作業系統,因此遭到侵入、盜用的機率大減,安全性更佳。


5
▲嫌車庫太小不會倒車嗎?遙控倒車輔助功能可以讓你站在車外操作車子,等愛車開出車庫後再接手繼續就行啦。

用手機Apps開車!

使用智慧手機,並且下功能五花八門的應用軟體(Apps)來擴充手機的功能,達到不同的效果,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行動。但是如果可以下載Apps來擴充愛車的功能,利用智慧型手機讓它做點別的,那是個怎樣的光景?

▲不讓蘋果手機用戶專美於前,BMW近期也推出了Android版本的汽車相關手機App。

▲來利用智慧手機遙控汽車做點什麼吧!是在大賣場外面迷路、想利用Google Map搜尋愛車位置,上車前遙控設定空調系統的溫度預冷一下,還是把車燈與喇叭全開嚇跑尾隨在後面的可疑人士?
為了這樣的可能性,BMW已經開始建構專屬的網路商店,讓車主們依照自己的需要下載新軟體來擴充支援的項目。除了一定必備、針對蘋果iOS作業系統的Apps版本外,也加入了Google Play線上商店的行列,提供Android作業系統的Apps供車主下載。除了BMW本身所開發的各式應用軟體外,車廠方面也推出SDK(開發者套件)讓第三方的軟體公司利用,以便集合眾人的靈感,創造出更多好用的軟體。利用軟體升級來改裝愛車,這或許是一個過去的人們再怎樣也猜想不到的嶄新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