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用無窮的震撼教育 2017《Audi極限體驗營》

記者:Alegna 2017-11-23

Audi每年都會在國內舉辦賽道體驗活動,無論是不是Audi車主,都能夠在安全的封閉場地上,親身感受四環品牌在動力與底盤科技研發的成果。今年九月舉辦的《Audi Driving Experience極限體驗營》特別請來曾經拿下九屆利曼冠軍的傳奇人物「利曼先生」Tom Kristensen擔任指導,當然也同樣準備了多輛S/RS家族車款作為訓練用車,其中也包括R8 V10 plus、RS6 Avant、S4、S5、S6等性能車款。

4
▲對於一般人來說,參加Audi極限體驗營也許學不到什麼精妙的技術,不過真正有價值的,應該是可以找到自己和車輛的極限,這無論對於提高日常用車的安全性,或是獲得更高層次的駕駛樂趣,都會很有幫助。

依照慣例,在說明安全規則、操駕技巧和駕駛姿勢後,所有人隨即進入車內展開「部份賽道體驗」,在此使用的是TT RS。這款車是我第一次接觸,雖然排氣量只有2.5升,最大馬力400hp和眾多怪獸比起來,連前段班也排不上,但是0-100km/h竟然只要3.7秒!解限速後的極速也有280km/h。


▲賽道體驗前先由總教練提示煞車和過彎技巧,路線選擇不是只有外內外那麼簡單,因應不同的車況和彎角,找到最有效率的駕駛風勢,就是精進技術的基本功夫。

如同電玩般的操控性

下場之後,跟著教練車的路線和煞車點來回奔馳,我們很快就發現TT RS在大鵬灣賽道簡直如入無人之境!最明顯就是高速重煞依然穩定,而且很好預測動態,指向性異常精準且靈活,彎中無論前後輪的循跡性都一直維持得很好,沒有大馬力車常見的推頭或拉扯。出彎後的加速敏銳而有力,渦輪遲滯也不明顯,重點是聲浪真是超級悅耳,每次聽到都快起雞皮疙瘩,總讓人捨不得收油。

▲尚未在台灣上市的TT RS,這次原廠特別從歐洲空運一批來台,讓大家搶先在ADE活動中試駕體驗它的實力。
原來TT RS的車重輕、軸距短,又有quattro四傳系統的加持,還有七速自手排這個神器,這樣的組合根本超適合台灣山路和這個賽道。可惜的是,凶悍的聲浪也是造成它在台灣遲遲無法上市的原因,因為噪音一直無法通過法規認證,真是令人無言。

▲TT RS的數位儀錶具備超轉提醒功能,注意左邊照片在2檔,而右邊照片升上3檔反而超轉,一旦越過6500rpm超轉區界線,背景就會變成紅色。
幸好,全新一代的TT RS這次首次在台亮相並出現在訓練車的陣容之中!據說許多人就是衝著這款號稱地表最強五缸動力的車而報名的。究竟這些動額五、六百匹馬力的車,性能實力是否真的對得起它們的昂貴車價,除非你本身就是車主,否則這大概是在台灣極少數能夠親身感受極限所在的機會了。

▲曾經奪下九次利曼耐久賽冠軍的Tom Kristensen出現在Audi極限體驗營,同時也分享他的賽車經驗。
隨後轉戰到0-100-0 km/h緊急煞停的練習,這裡使用的是R8 V10 plus。這款車是R8的進階版,擁有610hp馬力和3.2秒的加速性能,可想而知,一眨眼就已經來到100km/h準備煞車了。

▲繞椎是最簡單有效的操控訓練,也能看出不同車款之間的底盤特性。
由於是駕訓關卡,在全力煞車同時還必須閃避障礙筒,第一次嘗試時就發現,如此車速加上快速轉動方向盤,車輛依然能夠順利完成閃避,內心暗暗吃驚:這可不是正常的車能夠辦得到的啊!

▲高速下快速轉動方向盤,車輛依然能夠順利完成閃避,不只加速猛,所需煞停距離也極短,這可不是正常的車能夠辦得到!
隨後幾次練習更順手,發現不只加速猛,所需煞停距離也極短,而且完全不需要擔心失控的問題,踏板用力踩下,車身連擺一下都沒有,簡直跟電玩沒兩樣。而後的繞椎測試又派出S5、RS6 Avant上場,其中RS6 Avant的605hp/71.4kgm動力數據相當嚇人,處理連續轉彎時卻有著輕巧的動態,而且油門反應極快,和它的體型完全不搭,這感覺真是奇特。


每輛車都有自己的脾氣

4
▲RS6 Avant的渾厚怒吼聲浪辨識性十足,遠遠就能聽出來。

下午的全賽道體驗相當過癮,可以輪番換上不同的車多跑幾圈,除了感覺操控反應的差異,也注意到不同車型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聲浪。譬如RS6 Avant的低吼聲,遠遠聽到就知道它來了,不過RS6 Avant的加速性雖然猛爆,過彎時的動態卻不如S4、S5這些車那麼輕巧,除了輪胎偏滑程度較大,也必須努力控制路線和速度才能避免電子循跡控制抑制加速,感覺流暢性並沒有那麼完美。


這就是職業和業餘的差距!

4
▲資深教練向大家展示,中年男子即使小腹發福,也絲毫無損靈活精妙的駕駛技術。

我也注意到原廠教練團的駕駛風格彼此差異很大,譬如有位拉力車手出身的資深教練,每當發現我老愛利用大馬力優勢在直路貼近車尾,就會以不帶煞車左右慣性甩尾方式讓他的A4 allroad沿路側滑華麗入彎,後方的我在瞠目結舌的同時,只能眼睜睜看著他跑遠,那種過彎速度根本不可能跟得上。


▲由教練駕駛的A4 allroad說穿了就是一輛高底盤旅行車,馬力輸了將近100匹,光靠甩尾過彎卻可以把我們的跑車遠遠拋開。
而就在我自以為駕著TT RS能用170km/h的速度進入第一彎,心想:「極限差不多就是這樣吧」的時候,這位教練在後來的Taxi Ride階段中又賞了我一個大巴掌;只見他駕駛同一輛車,直路底的速度竟然輕易超過190km/h!而且煞車、轉向、加速動作都是乾淨俐落,絲毫不像我還必須沿路掙扎浪費時間,完全就是一場震撼教育。

▲以往被當作賣點的R8 V10 plus,這次反倒成了配角,不過性能表現還是讓人很過癮。


享受駕駛樂趣

4
▲現今的高性能車,在馬力提昇的同時,操控與駕駛輔助科技也跟著升級,大多都相當好上手。

「高性能車需要更高的駕駛技術才能夠駕馭!」這樣的聲音在每一次出現超跑車禍事故之後,就會有人不斷提起。其實個人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現今的高性能車,在馬力提昇的同時,操控與駕駛輔助科技也必定跟著升級,所以其實大多都相當好上手。


▲車重輕、軸距短,又有quattro四傳系統,TT RS簡直就像為此地量身打造的跑車。
即使和10年前相比,駕馭跑車的技術門檻也已經降低許多,更不用說'80、'90年代超跑流行的斯巴達戰鬥風格,這些在21世紀的跑車市場根本沒有生存空間,當年所謂的駕駛樂趣,指的是追求純粹機械暴力所需操駕技術的終極試煉,看在現代人眼中,根本就是殺人機器的代名詞。

▲坐上教練親自駕駛的TT RS,在前直道底輕易突破190km/h才開始煞車。
然而物理極限並不會因為科技層次高低不同就有差別待遇,駕駛馬力越大、性能越頂尖的車,代表距離這些極限就會越接近,換句話說,容錯的空間會大幅縮小,挽救的機會也更渺茫。

▲每一車款的個性都不相同,有些車型加速凌厲,但彎中需要更細膩的操作維持循跡性。
偏偏馬力就像春藥,缺乏經驗的人受不了誘惑,一越界可能就難以挽回,因此學習正確駕駛觀念的必要性,其實是沒有性能馬力的區別的,前提就是你必須要很明確地知道人和車的極限在哪裡。


認識自己的極限

4
▲無論是視覺或是質感,TT RS的座艙設計獲得參與的媒體一致好評。

參加這類極限體驗營,也許學不到什麼精妙的技術,真正有價值的,其實正是為了找到自己和車輛的極限,但是這並不是在鼓勵你在平常開車盡量挑戰它,反而是希望能夠敬而遠之。


▲豪華車廠提供價值不斐的高性能車讓潛在客戶在賽道進行試駕,當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鞏固品牌忠誠度和吸引下訂買單。
所以要是能夠從中學到一兩招有用的駕駛觀念,那麼恭喜你,這一生肯定受用不盡,花這兩萬多塊應該值得了。

▲參與賽道體驗是少數能夠親身感受自己與車輛極限的機會,值得向熱愛駕馭的車迷朋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