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洛杉磯車展新車—HUMMER H2

記者:sutl 2002-01-17

HUMMER,中文稱悍馬,相信很多當過陸軍的人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印象深的是它的越野能力非常強大,印象深的是它的乘坐空間非常狹小,再加上國軍一定把冷氣拿掉的習慣,所以在台灣男人的印象中,悍馬跟高貴豪華的LSUV一點都沾不上邊。其實在國外也是差不多,畢竟悍馬是軍事計畫出生的,不論再怎麼塞皮塞木的,也是無法改變其軍事本質,所以除非是極度越野狂熱份子,否則一般人是不會買這部硬梆梆的SUV的。


▲HUMMER H2跋山涉水而來

HUMMER是一項美國軍事計畫下誕生的產品,主要是由美國第一大廠GM負責的,唯一訴求就是在任何環境下的載人載貨能力,經過沙漠風暴的洗禮,能力無庸置疑。1999年,美國國防部允許HUMMER民間版的生產計畫,於是HUMMER成為GM旗下一個新的品牌,而原本的HUMMER車名就叫H1。但真的是太軍事化了,尤其是那個引擎深入乘客室的設計,不僅乘車空間狹小,引擎的高溫震動也都直接傳進乘客室,一點都不舒服,比傳統的越野車都不舒服,更不要跟現今的SUV比較了,簡直比貨車還難受。當然,這些情況GM都知道,所以也早就承諾會有一款豪華的HUMMER誕生,在2000年的底特律車展就有概念車展出,不過直到今年﹙2002﹚年中,HUMMER豪華版的H2就要販售了,到底夠不夠豪華呢?


內裝


▲看到這皮椅就知道HUMMER H2真的很豪華

所以我們就先來看內裝吧,拜引擎前移之賜,H2的前座乘客再也不需要跟引擎搶位置了,不管是乘客座或駕駛座,左右的空間都非常寬廣,雖然還是有變速箱經過,導致左右乘客的分離,但這情況在其他LSUV也是很常見的情況。反正各自的乘坐空間寬大舒服就好,而排檔座上有了H1所沒有的大型置杯架,大型置物盒及一張放東西的小桌子,比H1實用多了,而中央扶手的問題,就在各自的座椅上裝扶手解決,這樣反而不會有左右手搶扶手的問題。而前座椅為了符合LSUV的形象,前座都為電動八向座椅兩組記憶附快速電熱﹙台灣不需要﹚,而後座也比H1那個小不隆冬的板凳椅大多了,後座是四六分離的大皮椅,讓H2可以輕輕鬆鬆的坐進五位成人,但若少一人的話,就有中央大扶手及杯架可用,當然還是可以選配第三排的兩張座椅,不過這些LSUV的第三排座椅都很小,只能裝小孩,還是拿來裝露營用具比較實在。
  在中控台上,當然也有2DIN的AM/FM+CD+卡帶的音響主機,而且這台音響主機可是有第二代數位廣播接收系統﹙RDS﹚的,不過國內有數位廣播的好像只有台北愛樂跟中廣吧,數位廣播最大的好處就是沒有雜訊,但沒幾家電台採用,因為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國產車沒有、隨身聽沒有、床頭音響也沒有,這樣有哪家電台想花錢用數位廣播啊。在喇叭方面,H2使用了9隻BOSE喇叭,這樣在音質方面才能跟其他LSUV品頭論足。在空調方面,雖然是旋鈕控制﹙台灣人有按鍵成癮的問題﹚,但卻是左右分離的恆溫空調,溫差可高達25℉﹙13.9℃﹚,並且效率極高,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加熱或冷卻車廂,這樣H2才能陪車主進沙漠出雪山,而依然有乘坐高級車的感覺。
  在其他看的到的方面,有兩大五小附二十八項警告燈的儀表板,方向盤可控制音響﹙這樣就不能換方向盤了﹚,車內外電化學防炫後視鏡,倒車後視鏡自動降低角度等很實用的東西。

2
2
中控台全景 這是門板,上面有座椅調整鈕,中間有電動窗按鈕,下面是BOSE喇叭
2
2
後座很寬,也有中央扶手 方向盤可控制音響,儀表板上有兩大五小儀表
2
2
這就是HUMMER H2的排檔桿,有點像節流閥的造型 左邊是行車五模式按鈕,上方是音響主機,下面是空調面板,左右的溫度旋鈕是獨立的


外觀


▲車頭蠻像悍馬的,但車身沒啥粗糙感

HUMMER H2的造型非常像H1,只是更精緻化,畢竟HUMMER的造型是一項資產,所以方方正正的的BOX造型,直閘式的水箱罩、引擎蓋水箱罩、車頭護桿,圓型的頭霧燈,A柱下室內進氣口﹙以前的引擎進氣口﹚、後開式的引擎蓋,直線化的輪弧等都與H1非常相像,但四個外包式的車門,與H1的軍事外觀車門比起來就比較不那麼硬梆梆的,車尾雖然方正,但與H1的造型已不同,而車頭的隱藏式絞鏈,不僅造型美觀,力量更高達9000lbs﹙4091kg﹚,可以將H2垂直拉起,而車頭尾的保險桿雖然較H1美觀,但仍然非常堅固,可以直接頂起車子,因為保桿是金屬材質,並連於車身底盤,所以異常堅固,另外車側踏板也是連於底盤,再重的人去踩也不會脫落變形,而大型的BFGoodrich輪胎更是不可或缺,有關輪胎尺寸到底盤再談。但車身尺寸在此就要介紹,HUMMER H2的長寬高為4820×2063×2080mm,軸距長達3118mm,與其他LSUV相仿。

2
2
2
2


動力


▲Vortec 6000引擎,排氣量5967cc,出力325hp/5200rpm、53kgm/3600rpm

HUMMER H2因為是LSUV的關係,勢必不會使用較吵雜柴油引擎,H2用的是一具新的Vortec 6000汽油引擎,是一顆OHV V8引擎,採用鑄鐵氣缸體,排氣量為5967cc,缸徑衝程為101.6×92mm,壓縮比9.4,引擎出力325hp/5200rpm、53kgm/3600rpm,採用Hitachi的電子節氣門,以方便電腦控制引擎出力。
  而變速箱本著HUMMER的優良傳統,只有4L65-E自排變速箱一顆,不過比H1多了一檔,是四速自排,各檔齒比為3.06、1.62、1.00、0.69,終傳比為4.10,加力箱低速檔為2.64,所以最密總齒比達33.1,理論上有4120kg的最大推力,實際上應該也有3000+kg,還是比H2車重(2909kg)還大。
  既然是SUV,那傳動系統就是重點,為了符合LSUV的高貴氣質形象,所以沒有傳統越野車的二四驅切換,在車上你也看不到加力箱的排檔桿,取而代之的是中控台的五顆按鈕,由上到下分別為後差鎖定、全時四驅高速、四驅高速中差鎖定、四驅低速中差鎖定、TC2﹙第二組TCS﹚,越野能力更勝H1,也免去一般人不會用加力箱的問題。
  既然講到驅動模式切換,針對眾多AOL不會開越野車的網友當然要說明一下,HUMMER H2的五顆按鈕中,只有後差鎖定及TC2按鈕可以在行進時按下,其他三顆按鈕必須在N檔下才能按下切換。

2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使用全時高速四驅﹙4 HI Open﹚,這時前後輪的扭力分配為40:60,轉向不足的情況輕微,從這可見,HUMMER H2雖然是LSUV,但對於柏油路的操控性一點都不馬乎。
在雪地、薄沙地、暴雨中,使用四驅高速中差鎖定﹙4 HI Locked﹚,使前後輪車速永保一致,避免單獨車輪打滑造成的操控問題。
在跨越石頭木頭或爬行陡坡等高負載時,使用四驅低速中差鎖定﹙4 LO Locked﹚,這時齒比增加2.64,使驅動力增加2.64倍,讓車輛有足夠的動力做高難度動作,但是速度很慢,這時如果還遇上輪胎打滑的問題,就要按下TC2按鈕,這套TCS是專門針對單輪車速控制用的,可有效的解決輪胎打滑的問題。
在高負載加低抓地力的狀況時,使用四驅低速中差鎖定,加上後差鎖定,再加上TC2,這樣只要有一輪著地就可前進,後差鎖定可讓TCS的負擔降低,適用於長程爛路的狀況下。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只要你覺得有打滑的可能,隨時都可以按下TC2,但後差鎖定最好只在越野時使用,否則在路上甩尾可不要殃及無辜啊!


底盤


▲不會舉腳的懸吊

HUMMER H1使用的是獨立梯形底盤、四輪獨立雙A臂懸吊、分離式避震器及圈狀彈簧,並且輪穀中有減速齒輪,減速比1.9,但重點不在增加推力,這樣的設計有助於架高車身,同時不會讓傳動軸扭曲過劇。
  但H2就有很多的不同了,為了更舒適、越野能力更強,除了獨立梯形底盤不變之外,其他都有大幅度的更動,前輪雖然還是雙A臂懸吊,但圈狀彈簧換成了扭力桿,使得懸吊衝程大幅增加,而且扭力桿是屬於彈性係數會大幅變化的彈簧,所以在一般路面行駛時,會有軟彈簧的舒適感,而重度壓縮時,係數又會大幅提高,不會有H1常常觸底的問題,大幅提高越野能力。而後輪則採用最近LSUV非常流行的車軸五連桿系統,使得平路/越野的性能大幅提高。
  這種五連桿系統是傳統車軸加鋼板彈簧的超進化版,用五隻連桿取代以前的鋼板彈簧,形成剛性強大,懸吊自由角度更大的新式越野懸吊系統。使用四支拖曳臂做車身縱向支撐,剛性極高,卻又上下左右極其自由,當然懸吊是不能左右動的,所以有一隻橫向拉桿,這種懸吊最大的好處就是在行程用盡之前,左右兩輪都是平貼於地面,而且行程又超長,牽引力非常強大,而車軸又免去萬向傳動軸裸露在外遭撞擊的危險,是目前越野車最好的後懸設計。
  而H2的後懸還可選配空氣彈簧套件,這組氣壓可調套件不僅增加舒適度,也大幅提高越野能力,因為它的行程長達719mm,幾乎沒可能讓後輪懸空的情況出現。在一般版本的H2上,搭配LT285/70R17的BFGoodrich柏油越野兩用胎,使得H2的進入角為39.8°、脫離角為35.9°,而選配空氣彈簧套件的版本,使用LT315/70R17的BFGoodrich越野胎,進入角高達43.6°、脫離角39.7°。
  HUMMER H2在如此優異的動力與底盤系統的搭配下,可以在40mph﹙64km/h﹚的時速下通過6吋﹙152.4mm﹚深的漫長淹水路面,以5mph﹙8km/h﹚的時速穿越過20吋﹙508mm﹚深的溪流,跨越16吋﹙406.4mm﹚高的的石頭木塊,高速的在沙地泥地上奔馳,這些情況不正是颱風季節時台灣的環境嗎?看來台灣是真的蠻需要的。

2
2
這就是HUMMER H2的三層鋼板的獨立式梯形底盤 這是底盤上的配件,金黃色為懸吊,紅色為排氣,綠色為煞車,紫色為燃油組件
2
2
H2的前懸為雙A臂,圖中長長那一根就是扭力桿 H2的後軸為車軸五連桿,圖中黑色是傳動系統,淡紫色是下拖曳臂,之上就是上拖曳臂,綠色是避震器,被擋住的綠色橫桿是橫拉桿,擋住拉桿的那一塊東西是電動打氣機,對黃色的氣壓彈簧做充氣